[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土木工程的全自动智能打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1911.3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6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楠;丁小雅;郭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7/08 | 分类号: | E02D7/08;E02D7/16;E02D13/06;E02D13/04;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胡海山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土木工程 全自动 智能 打桩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土木工程的全自动智能打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有履带行走机构;驾驶室,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一侧,在驾驶室顶端设有视觉检测器,用以检测桩体的下降深度;控制面板,其设置在所述驾驶室内,用以根据系统打桩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对所述桩锤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红外线感测器,其设置在所述桩锤下表面,用以与所述视觉检测器配合以检测桩柱的下降深度;所述控制面板根据待打桩地面中土壤的柔软度判定是否需对桩锤的初始下落高度H进行调节;本发明通过待打桩地面中土壤的柔软度判定是否需对桩锤的初始下落高度H进行调节;能够有效避免了桩锤对桩体造成不必要的磨损,进一步提高了打桩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打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土木工程的全自动智能打桩系统。
背景技术
因为地面建筑物如果要建在地面上,地面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就必须保证地面有足够的抵抗压力的强度,这个往往很难做到,所以就必须对承受建筑物的地面进行加固或者改善地面的承受方式,所以就想到在地基上打桩,让建筑物的大部分重量通过桩传到地面以下很深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的地基比地面承受能力大得多。但现有技术中的打桩设备通常采用直接动力装置施力进行打桩,其受力不均匀,设备功耗较大,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530256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齿轮式土木工程用打桩机,包括重块、打桩杆、拨杆、齿条、滑槽、齿轮、齿盘和拨块,所述重块设置于所述打桩杆的上端,所述打桩杆竖直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打桩杆的一侧,所述拨杆设置于所述齿条的一侧并位于所述打桩杆上,所述齿轮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齿盘设置于所述齿轮的圆周上,且与所述齿条齿合连接,所述拨块设置于所述齿轮的一侧,所述齿轮上的所述齿盘为三分之二。但是现有的土木工程用打桩机还存在着智能化控制程度低,打桩时无法对桩锤实时调整和桩体下降深度需人工检测导致打桩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土木工程的全自动智能打桩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打桩时无法对桩锤实时调整和桩体下降深度需人工检测导致打桩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土木工程的全自动智能打桩系统,包括:
底座,在底座上设有履带行走机构;
驾驶室,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一侧,在驾驶室顶端设有视觉检测器,用以检测桩体的下降深度;
桩架,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
导向架,其包括两根导杆,导向架设置在所述桩架一侧,用以控制打桩方向以使桩体沿设计方向贯入地层;
桩锤,其设置在所述导向架上,用以打击所述桩体以使桩体贯入地层;
卷扬机,其设置在所述桩架一侧,用以起吊桩和所述桩锤;
发动机,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远离所述卷扬机的一侧,用以驱动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和所述卷扬机;
控制面板,其设置在所述驾驶室内,用以根据系统打桩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对所述桩锤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
红外线感测器,其设置在所述桩锤下表面,用以与所述视觉检测器配合以检测桩柱的下降深度;
在系统进行打桩前,所述控制面板根据待打桩地面中土壤的柔软度判定是否需对桩锤的初始下落高度H进行调节;
当所述控制面板判定该土壤为软土质时,所述控制面板不对所述桩锤的初始下落高度H进行调节;
当所述控制面板判定该土壤为硬土质时,所述控制面板判定需对所述桩锤的初始下落高度H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1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