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重钢生产工艺及其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1748.0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1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田富华;易新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域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5 | 分类号: | B22D11/055;B22D11/10;B22D11/124;B22D1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吕诗 |
地址: | 517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生产工艺 及其 加工 设备 | ||
1.一种高强度重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通过内附陶瓷的海绵的柱状基体,对熔炉进行辐射加热,气体在于多孔陶瓷海绵中燃烧,并通过基体材料辐射到被加工的钢锭表面,然后将熔融钢倒进钢包中;
S2:然后打开钢包底部的开口,钢水会从钢包的内部流出,流经中间包,并最终流入到结晶器,通过结晶器进行强制水冷,经过结晶器的冷却作用,内部的钢液外部凝固,形成被外钢壳包裹状态的钢水,得到初始钢坯;
S3:再将初始钢坯整体拉出结晶器,然后将钢坯导入二冷区,通过二冷区内部的二冷喷头,不断的喷出冷凝水,对钢坯进行进一步冷却,同时该过程中,控制转动二冷喷头底部喷柱(3),使得冷却水可以通过喷柱(3)表面的喷孔(8)进行正向或反向流动,保证均匀的喷射状态,钢坯冷却后,得到成品钢坯;
上述高强度重钢生产工艺包括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电机(1)、二冷喷头本体(2)和喷柱(3);所述二冷喷头本体(2)的底部固连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喷柱(3);所述喷柱(3)的一侧侧面固连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的顶部位置设有电机(1),且电机(1)与二冷区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固连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与第一齿轮(5)之间连有链条(7);所述喷柱(3)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喷孔(8);
所述喷孔(8)的内部固连有过滤网(9);所述喷孔(8)的内部均设有弹片(10);每个所述喷孔(8)的内部均设置一对弹片(10),且对应弹片(10)之间对称设置;所述弹片(10)的顶面为斜面结构设计;所述过滤网(9)的表面靠近过滤网(9)的两侧位置均开设有通孔(11);所述弹片(10)的表面于对应通孔(11)的顶部位置均开设有导孔;所述导孔的内部均固连有单向阀(12);所述喷柱(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导环(13);所述导环(13)的表面连有排管(14);
所述弹片(10)的底部为多个弧面拼接结构;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弹片(10)之间于过滤网(9)的底部位置形成腔体结构;两个所述弹片(10)之间设有成对滑块(15);所述滑块(15)的底部固连有喷头(16),且喷头(16)通过管道与滑块(15)的顶部腔体空间相互连通;
所述喷孔(8)的内部靠近弹片(10)的顶部位置固连有第一导块(17);所述喷孔(8)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导槽,且第一导块(17)均滑动连接于第一导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导块(17)与对应喷孔(8)的侧面固连有弹性件(18);所述喷孔(8)的内部固连有支板(19),且支板(19)与弹片(10)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片(10)的相对一侧侧面均开设有第二导槽,且第二导槽均通过管道与对应第一导槽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导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导块(20),且第二导块(20)均与对应喷头(16)之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强度重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的内部固连有固定柱(21),且固定柱(21)的一端伸入喷柱(3)的内部;所述固定柱(21)的表面均设有均匀布置的吸附条(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强度重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1)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一移动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块(23);所述第一移动块(23)与对应第一移动槽的内部均固连有第一弹簧(24);所述移动块的表面固连有刮板(25);所述喷柱(3)的内表面固连有导向盘(26);所述导向盘(26)的内部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内部表面为均匀的半圆弧形组合结构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强度重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25)的侧面开设有第二移动槽,且第二移动槽与对应第一移动槽之间均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移动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块(27);所述第二移动块(27)与第二移动槽的槽底之间均固连有第二弹簧(28);所述第二移动块(27)的表面均设有吸附条(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域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域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17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热元件及元件盒
- 下一篇:电压基准芯片的封装结构及输出电压温度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