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70℃环境下的低合金高强钢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48769.7 | 申请日: | 2021-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3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勇;冯佳;周学俊;张鹏武;陈吉清;石磊;张扬;宋育来;宋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14;C22C38/06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 地址: | 43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70 环境 合金 高强 | ||
一种适用于‑70℃环境下的低合金高强钢,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1~0.05%、Si:≤0.04%、Mn:0.4~1.5%、P:≤0.015%、S:≤0.003%、Ti:0.01~0.10%,Al:0.01~0.06%。本发明在‑70℃极寒环境下,其屈服强度≥355MPa,抗拉强度470~650MPa,延伸率≥23%,‑70℃Kv2≥35J,且化学成分简单,工艺仅采用现有技术即可,能满足‑70℃极寒环境下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低合金钢及生产方法,确切地属于-70℃环境下的低合金高强钢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不同合作国家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点,对钢材的需求与我国要求的技术指标差异很大,尤其是一些气温较低的国家,其室外温度可达到-70℃,甚至更低,为确保安全性,在其国家使用的钢铁材料要求其冲击韧性的温度达到-70℃,而我国对低温冲击的实际需求最低为-40℃的E级钢板,在我国的国标GB/T 1591里虽然有-60℃的F级钢板,但考虑我国的实际地理环境和气温特点,国内钢企基本没有这一级别的钢材生产。面对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开发冲击韧性的温度达到-70℃的钢材,以满足我国企业对外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70℃极寒环境下,具有屈服强度≥355MPa,抗拉强度470~650MPa,延伸率≥23%,-70℃Kv2≥37J的良好的低合金高强钢。
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一种适用于-70℃环境下的低合金高强钢,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1~0.05%、Si:≤0.04%、Mn:0.4~1.5%、P:≤0.015%、S:≤0.003%、Ti:0.01~0.10%,Al:0.01~0.06%,余量为平衡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力学性能:屈服强度≥355MPa,抗拉强度:450~650MPa,延伸率≥22%,-70℃Kv2≥27J。
优选地:所述C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在0.015~0.04%。
优选地:所述Si的重量百分比含量≤0.037%。
优选地:所述Mn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在0.46 1.32%。
优选地:所述Ti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在0.017~0.086%。
优选地:所述Al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在0.018~0.053%。
本发明中各元素及主要工艺的作用及机理
C是提高钢强度最经济有效的合金元素,但C含量过高会显著恶化钢的低温冲击韧性,本发明采用超低C设计,减少碳化物组织形成,提高钢的低温冲击韧性,本发明钢中的C含量为0.01~0.05%,优选地C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在0.015~0.04%。
合金元素Si是影响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的重要元素,为保证钢板良好的表面质量,本发明钢中的Si含量设计为≤0.04%,优选地:Si的重量百分比含量≤0.037%。
钢中添加Mn,不仅可以通过Mn的固溶强化提高钢的强度,而且可降低钢的相变温度,细化晶粒,提高钢的低温韧性,本发明钢Mn含量设计为1.40~2.00%,优选地Mn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在0.46~1.32%。
P是低合金钢中的杂质元素之一,含P量高,一方面使钢具有较明显的冷脆倾向,另一方面P容易产生P偏析,明显恶化冷成型性能和低温冲击韧性。本发明钢中的P含量控制较低水平,P含量≤0.015%。
S是钢中的有害元素,生成的硫化物夹杂严重影响钢的低温冲击韧性,同时,本发明钢采用Ti微合金化,Ti与S易生成Ti2S夹杂,从而减少钢中有效Ti的含量,进一步影响钢的力学性能,因此应尽量降低钢中的S含量,使其含量在0.003%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87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