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分子人工肺氧合模块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46803.7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4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刘洋;徐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超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6 | 分类号: | A61M1/16;A61M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094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分子 人工 肺氧合 模块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分子人工肺氧合模块制作方法,采用超高分子材料烧结成具有全贯通微孔结构的长方形模块,将模块中间镂空加工成两个空腔,能将人工肺双核膜盒镶嵌其中,在模块体两侧分别设置氧合指数传感器和氧合温度传感器预留位置,模块体还设置空气排出预留孔,模块体设有氧气进出口通道、血液进出口通道以及氧合空间,能使氧气从外面输送到双核膜盒内核,与模块内部流动的血液进行气液交汇融合,使氧气以分子状态渗透通过内核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并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促使人工肺在气体交换量和血液相容性方面达到最佳状态,延长人工肺使用期限,减少手术中更换人工肺的麻烦,降低使用人工肺的治疗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项生命支持技术的人工肺,特别涉及一种采用超高分子材料制作人工肺产品中的超高分子人工肺氧合模块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为加快推进医疗装备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装备的供给保障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推动制造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并随着高新材料的开发、基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人工肺必将开创治疗重症呼吸系统疾患的新局面。
当前,通过改进膜材料、优化设计以及对各种性能的实验评估和临床评价,人工肺的研究着力于提高气体交换能力和生物相容性,为抢救患者的生命提供更可靠的手段。人工肺是一项生命支持技术,可以在人体自身肺功能出现衰竭不能维持人体器官充分的氧供时使用,或者从长远发展来看,可永久性地植入人体,部分或完全替代人体肺功能。
目前市场上在用的人工肺按结构形式可从最初的垂屏式、转碟式、鼓泡式人工肺产品,发展到如今广为采用的微孔中空纤维膜式人工肺产品,但是这些结构形式的人工肺产品存在有以下缺点:
1、垂屏式、转碟式人工肺,这两种人工肺因其氧合性能有限,先要预充氧气,而且预充量大,操作工艺复杂,安全性能低,已被淘汰使用。
2、鼓泡式人工肺,是将氧气直接通入血液中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对血液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还容易使气血直接接触引发气栓等病情。
3、微孔中空纤维膜式人工肺,是由中空纤维集束制成膜,将组件分为内、外两腔,两腔体之间可通过中空膜壁进行物质交换,可以模拟微血管的某些功能,但由于膜材料与微孔大小不同,中空纤维表面敷有涂覆层,使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也不同,其氧合的质量受到限制。
上述人工肺产品由于受到结构形式和选用材料的限制,前两类的氧合器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而微孔中空纤维膜式人工肺是由中空纤维集束制成的膜使得中空纤维膜面积受到影响,使人工肺氧合器对氧气的交换能力受限,容易出现血浆堵塞膜孔和血液成分易沉积等现象,另外,微孔中空纤维膜式人工肺氧合器的临床使用寿命短,导致使用成本高;加之目前临床使用的膜材料都选用国外品牌的材料,一旦国外品牌膜材料断供,国内将无法进行组装和在临床应用,由此造成的缺陷将会危及病人生命。
有鉴于此,研发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呼吸衰竭的抢救治疗,具有体外生命支持的新型材料人工肺氧合器成为该领域科研人员寻求的新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超高分子人工肺氧合模块制作方法,采用超高分子材料烧结成具有全贯通微孔结构的长方形模块,模块内液体能流动、气体能进出,模块中心位置经过雕刻加工,能将人工肺双核膜盒镶嵌其中,利于膜组泵入的血液能在模块中流动;同时,模块能使氧气从外层输送到内核,与模块内部流动的血液进行气液交汇融合,使氧气以分子状态渗透通过内核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并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促使人工肺在气体交换量和血液相容性方面达到最佳状态,由此解决了上述现有人工肺产品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超高分子人工肺氧合模块制作方法,采用超高分子材料烧结成具有全贯通微孔结构的长方形模块,因模块体材料内部是全贯通的微孔结构使得液体能流动、气体能进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超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超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68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侵入式组织消融电极电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光学成像的硅藻检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