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侵入式组织消融电极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6801.8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3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任冯刚;吕毅;张雨驰;吴荣谦;仵正;韩鲁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匠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5 | 代理人: | 赵亚飞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侵入 组织 消融 电极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侵入式组织消融电极电路,本发明包括基底和组织消融功能电路,组织消融功能电路设置在基底上,组织消融功能电路包括正极和负极,正极和负极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正极和负极相互隔离互不连通。本发明具有实现无创治疗;形成的物理场均匀、可调可控,治疗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非侵入式组织消融电极电路。
背景技术
利用消融电极将电场、磁场或电磁场的能量传递至人体局部组织,通过物理因子能量对病变组织原位毁损,是当前肿瘤物理消融技术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肿瘤物理消融技术的硬件系统通常包括物理能量源(发生器)、消融电极和连接电缆等,消融电极与人体接触后最终形成完整治疗回路。现有的消融电极主要为针式结构,根据所采用的物理能量需求不同,在治疗时可采用一根、一对或多根多对针式电极阵列,通过将针式电极刺入肿瘤组织中心或周围区域,以在肿瘤靶区内构成所需的物理场来实现治疗。但是,由于针刺式电极需要将电极本体穿刺入人体组织,无法避免对组织产生针刺式损伤,特别是容易引起穿行在肿瘤组织内的血管、神经、胆道或胃肠道等的管壁损伤,以及引起肿瘤组织沿针道播散转移等。此外,针刺式电极通常为刚性结构,主要通过经皮穿刺、开腹等途径进行治疗,无法经内窥镜或介入手段等借助人体自然腔道实现无创治疗。同时,针式电极因其特殊的结构特征,其所形成的物理场常表现为以电极为中心的不均匀分布,在调整物理场范围和分布特征上存在一定难度,不易使物理能量在组织内均匀分布,在肿瘤消融治疗中容易引起残留。因此,针式电极在使用便捷性、治疗无创性、应用广泛性和消融有效性上存在局限,不能充分发挥物理消融技术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传统针式消融电极需要穿刺入人体组织,对人体存在创伤;通常为刚性结构,无法经人体自然腔道实现无创治疗;形成的物理场不均匀,且不易调整和控制,以及治疗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为一种非侵入式组织消融电极电路,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非侵入式组织消融电极电路包括基底和组织消融功能电路,组织消融功能电路设置在基底上,组织消融功能电路包括正极和负极,正极和负极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正极和负极相互隔离互不连通。
进一步的,组织消融功能电路为方环形、圆环形、梳齿状阵列形或工形阵列形极性电路。
进一步的,组织消融功能电路为方环形时,包括位于中心的纵行电路和位于外周的方形电路,纵行电路和方形电路互为正负极。
进一步的,组织消融功能电路为圆环形时,包括位于中心的纵行电路和位于外周的椭圆环形电路,纵行电路和椭圆环形电路互为正负极。
进一步的,组织消融功能电路为梳齿状阵列形时,包括一对呈中心对称的梳齿状电路,两个梳齿状电路相互交错排列,互为正负极。
进一步的,组织消融功能电路为工形阵列形时,包括位于中心的工形电路,和在工形电路四周依次排列的一形电路,工形电路和一形电路互为正负极。
进一步的,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线宽的范围为0.1—4.0mm,间距的范围为0.1—4.0mm,长度的范围为5—30mm。可根据特定的消融目标体积进行进一步设定和调整。
进一步的,非侵入式组织消融电极电路还包括用于测量人体组织温度、压力、电化学或阻抗的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位于基底的表层或底层。
进一步的,组织消融电极电路可以同时作为消融功能电路和检测电路,分别在不同时间发挥功能。
进一步的,基底为一层或多层。
进一步的,基底上还设置有具有连通功能的引脚电路,引脚电路与组织消融功能和检测电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6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氮气弹簧平衡装置
- 下一篇:超高分子人工肺氧合模块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