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灰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4555.2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1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本涛;彭建宏;肖海娟;陈瑶;李佳;冯哲愚;肖祈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3/70;B09B5/00;C01D3/08;C02F9/00;C02F101/10;C02F101/16;B09B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徐楼;卜婷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资源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灰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能够利用钢铁企业烧结工序产生的烧结灰生产出高纯氯化钾,同时避免了碱金属以及氯进入烧结、高炉、回转窑等高温炉窑而导致设备腐蚀及引起结窑的问题,可低成本除氨氮和硫酸根,以提高回收的结晶盐品质,还通过调节钾钠比以实现多效逆流蒸发,进一步提高了结晶盐的价值,同时本发明还具有工艺条件简单,能耗低,废水零排放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行业的固废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烧结灰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属于钢铁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钢铁行业产生的固废主要含铁为主,其中大部分均通过烧结、高炉、回转窑等高温炉窑实现了钢铁厂内循环处理。但还有部分高盐固废(如烧结三、四电场灰,高炉布袋除尘灰),它们含有较多碱、氯金属,若直接返回烧结、高炉、回转窑等高温炉窑,会导致设备腐蚀及引起结窑等不利情况的发生。
针对钢铁厂产生的高盐固废,常采用水洗的方式进行碱、氯金属的去除,并回收钾钠盐。如中国专利CN101234766B《利用钢铁企业烧结电除尘灰生产氯化钾的方法》,报道了利用自来水浸出烧结电除尘灰,使烧结灰中钾、氯大幅度降低,洗灰水用于制备氯化钾、氯化钠。
但由于烧结灰组成较为复杂,导致洗灰水成分复杂,如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氨氮、硫酸根等。目前,常规的烧结灰水洗及废水资源化工艺,常采用简单的除重后进行蒸发结晶。其中的氨氮、硫酸根未进行有效去除。导致回收的盐品质不高,影响销售。
针对如何除去废水中硫酸根的方式较多,如有氯化钡法、纳滤法、氧化钙法等。但这些方法均有不同的缺点,不适用于洗灰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如中国专利CN110342710A《高氯低硫酸根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介绍了采用外加氯化钙的方式沉淀去除硫酸根的方法,硫酸根可从6000ppm以上降低到2000ppm。该方法不能适用于当前烧结灰洗灰水,因为该洗灰水中的硫酸根浓度一般在1500~3000ppm,故上述方法不能实现洗灰水中硫酸根的深度去除。为实现硫酸根的深度去除,中国专利CN111592148A《一种高盐度废水转换成NaOH溶液的工艺方法》报道了采用钙铝的复合盐在高碱性条件下实现硫酸根的高效去除。但该方法用于洗灰水中硫酸根去除时,存在溶液pH过高,需要大量盐酸进行回调,以及存在形成的颗粒物较细,需要过滤去除。
针对废水中氨氮去除的方式有蒸氨、磷酸铵镁法、吹脱法等,其中蒸氨、吹脱需要修建额外的装置及需要对回收的氨气进行处理,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而磷酸铵镁法存在需要引入磷酸根和镁离子,操作难,且运行费用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结灰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能够利用钢铁企业烧结工序产生的烧结灰生产出高纯氯化钾,同时避免了碱金属以及氯进入烧结、高炉、回转窑等高温炉窑而导致设备腐蚀及引起结窑的问题,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具有工艺条件简单,能耗低,无废水排放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烧结灰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一种烧结灰的资源化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洗:将烧结灰进行水洗,获得滤饼和洗灰废水,滤饼外运处置,洗灰废水进行下一级处理。
2)废水预处理:向洗灰废水中加入混合药剂,调节洗灰废水至碱性,并对洗灰废水进行除重除硬处理。
3)氨气回收:加热除重除硬后的废水,并采用吸收液回收氨气,获得除氨废水以及含氨废水。
4)调盐:向除氨废水中加入酸和钠盐,调节除氨废水至弱碱性,并使得除氨废水中的钾钠含量相接近,获得高盐废水。
5)逆流蒸发:加热高盐废水,进行浓缩析晶,固液分离获得氯化钠和滤液I。将滤液I进行冷却析晶,固液分离获得氯化钾和滤液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45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组件和具有其的可移动设备
- 下一篇:压盖式双开关声光提示车门防撞内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