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0624.2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9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汪宏;李永春;周心怡;谢炜基;洪纪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温度 传感 阵列 检测 区域 神经 阻滞 麻醉 效果 方法 | ||
1.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待测区域所处的部位选定合适的温度传感阵列,以及预设温度变化阈值;
S2:将温度传感阵列贴敷于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实时监测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
S3:待温度传感阵列中各温度传感器所测温度稳定后,施行区域神经阻滞技术;
S4:根据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判断区域神经阻滞的生效情况,
若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低于预设的温度变化阈值,则判定区域神经阻滞未生效,
若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不低于预设的温度变化阈值,则判定区域神经阻滞已生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被待施行的区域神经阻滞技术所覆盖,且远离手术部位的区域作为待测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阵列为柔性温度传感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温度传感阵列采用柔性导电复合材料制备,并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封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温度传感阵列为2×10、10×10、10×40或40×40的柔性温度传感阵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测试温度传感阵列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得到温度传感阵列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时监测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
S2.1:由贴敷于待测区域的温度传感阵列实时监测得到模拟信号;
S2.2: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S2.3:根据数字信号与温度传感阵列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温度值,以此作为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不同颜色标注出待测区域中各处的温度值差异,从而显示出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分布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判断区域神经阻滞作用的范围。
10.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人体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阵列、数模交换器、数字源表、处理器、存储器和显示器;其中,
所述温度传感阵列,用于检测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并输出模拟信号;
所述数模交换器,用于接收温度传感阵列输出的模拟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数字源表,用于为电路提供电压并测量温度传感阵列中各温度传感器的电阻;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与存储器中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进行对比得到相应的温度值,并控制显示器进行显示出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温度传感阵列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06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打磨、抛光工作站和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