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部敞开式隧道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8725.6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0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均平;董建树;龚杨;李德龙;刘光铭;张新林;赵晓飞;李继鑫;王滕武;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5 | 分类号: | E02D29/05;E02D31/12;E02D27/14;E01C7/32;E01F1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张凤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部 敞开 隧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部敞开式隧道,包括隧道本体,隧道本体采用预埋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隧道本体是由左侧墙、底板层和右侧墙围成的U型槽结构,隧道本体的两侧底部设有抗浮挑耳,所述抗浮挑耳是由底板层向两侧延伸而成,底板层的厚度等于抗浮挑耳的厚度,隧道本体两侧的抗浮挑耳被抗浮土埋层压住,抗浮土埋层的上表面设有辅道。由于增设了抗浮挑耳,并用旋喷桩对地基进行加固,解决了隧道出现浮动的问题,从而减少了隧道的变形。通过多次实验得到了抗浮挑耳的最佳参数,在保证隧道抗浮效果的前提下,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顶部敞开式隧道。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不断发展和地铁隧道的逐渐建成运营,越来越多的既有运营地铁隧道周边不可避免地出现近接施工情况,加之地铁隧道本身对近接施工的敏感性又较高,目前绝大多数的既有地铁隧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形。然而,过大的变形不仅会导致隧道管片张开、错台、轨道翘曲变形,甚至会因管片间的变形张开量过大引起漏水漏沙等危害,严重影响地铁隧道的运营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为了保证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长期安全性,提高隧道管片的整体刚度与承载力,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对周边地层和隧道管片结构进行加固。
隧道浮动是引起地铁隧道发生变形的因素之一,解决浮动问题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顶部敞开式隧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顶部敞开式隧道,包括隧道本体,隧道本体采用预埋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隧道本体是由左侧墙、底板层和右侧墙围成的U型槽结构,隧道本体的两侧底部设有抗浮挑耳,所述抗浮挑耳是由底板层向两侧延伸而成,底板层的厚度等于抗浮挑耳的厚度,隧道本体两侧的抗浮挑耳被抗浮土埋层压住,抗浮土埋层的上表面设有辅道。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层中分布有多个纵向暗梁,纵向暗梁的朝向与隧道方向一致,所述隧道本体下方的基底中间隔分布有多个抗拔桩,底板层压在抗拔桩上,且使抗拔桩支撑在底板层的纵向暗梁位置,抗拔桩的上端和底板层中的纵向暗梁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抗浮挑耳的宽度为90cm~110cm;所述左侧墙和右侧墙,高出辅道或抗浮土埋层48cm~52cm;当所述抗浮土埋层的厚度h≤2m时,底板层厚度为48cm~52cm;当所述抗浮土埋层的厚度h>2且≤4m时,底板层厚度为55cm~65cm;当所述抗浮土埋层的厚度h>4且≤6m时,底板层厚度为75cm~85cm;当所述抗浮土埋层的厚度h>6且≤8m时,底板层厚度为90cm~110cm。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本体下方的基底中分布有多排基底加固双管旋喷桩,排与排之间的间距为1m,每排中相邻基底加固双管旋喷桩的间距为1m,基底加固双管旋喷桩的外径为60cm。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本体内的底板层的中部设有分隔带挡墙,隧道本体内的两侧且位于底板层上设有检修道,底板层上且位于分隔带挡墙与检修道的区域为路面层。
进一步地,所述路面层由下到上分别为C40砼结构板、C20混凝土调平层、26cm厚的C40混凝土面层、10cm厚的砼沥青面层。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墙和右侧墙的顶部设有防撞墙,防撞墙的顶部设有防撞栏。
进一步地,防撞墙上预埋有4个螺栓,所述螺栓的下端套有垫圈并预埋在所述防撞墙内,上端从防撞墙内伸出,防撞墙的顶面上镶嵌有钢板,4个螺栓从钢板中穿过;防撞栏通过所述的螺栓固定在防撞墙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钢筋包括多个横向U形钢筋和多个斜置钢筋,所述横向U形钢筋位于左侧墙、底板层和右侧墙内;斜置钢筋设在左侧墙和底板层的交接处以及右侧墙和底板层的交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87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