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碳冷媒增压循环制冷系统及其方法和空调制冷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8302.4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3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景峰 |
主分类号: | F25B9/00 | 分类号: | F25B9/00;F25B41/20;F25B41/31;F25B47/00;F24F1/0063;F24F1/10;F24F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83 | 代理人: | 高振红 |
地址: | 2011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冷媒 增压 循环 制冷系统 及其 方法 空调 制冷 | ||
1.二氧化碳冷媒增压循环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态二氧化碳冷媒增压机(1),所述气态二氧化碳冷媒增压机(1)用于为系统内的气态二氧化碳冷媒增压,以将其转化为气态高温高压二氧化碳冷媒;
室外换热器(2),所述室外换热器(2)连接所述气态二氧化碳冷媒增压机(1)的出口,用于接收所述气态高温高压二氧化碳冷媒,以通过室外换热器(2)外表面与室外常温空气交换热量,并将流经的所述气态高温高压二氧化碳冷媒转换为气态常温高压二氧化碳冷媒;
冷媒循环罐(3),所述冷媒循环罐(3)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2)的出口,用于接收并流转所述常温高压二氧化碳冷媒,同时用于消除系统内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变化引起的压力波动;
膨胀节流阀(4),所述膨胀节流阀(4)连接所述冷媒循环罐(3)的出口,用于将所述冷媒循环罐(3)内存储的常温高压二氧化碳冷媒转换为气态中压低温二氧化碳冷媒;
室内换热器(6),所述室内换热器(6)连接所述膨胀节流阀(4)的出口,用于接收所述气态中压低温二氧化碳冷媒以吸收载冷剂的热量,交换热量后的冷媒转换为气态中压常温二氧化碳冷媒,同时实现载冷剂的降温制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冷媒增压循环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态二氧化碳冷媒增压机(1)采用单级增压机或双级增压机或多组单级增压机串联形式增压;所述气态二氧化碳冷媒增压机(1)的入口压力为5kg/cm2-30kg/cm2,出口压力为30kg/cm2-180kg/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冷媒增压循环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态二氧化碳冷媒增压机(1)的入口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6)的出口,用于接收所述室内换热器(6)排出的所述气态中压常温二氧化碳冷媒进行循环利用,且所述室内换热器(6)出口处的所述气态中压常温二氧化碳冷媒的压力为5kg/cm2-30kg/c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冷媒增压循环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6)至少为两组且呈并联布置,并通过换向阀(5)连接所述膨胀节流阀(4),用于交替接收所述气态中压低温二氧化碳冷媒以及用于交替对所述室内换热器(6)的外表面进行除霜、除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冷媒增压循环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冷剂为气态载冷剂或液体载冷剂,所述气态载冷剂为空气、氮气或氩气,所述液体载冷剂为水、盐水、乙二醇或丙二醇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冷媒增压循环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贮罐(7),所述空气贮罐(7)入口连接所述气态二氧化碳冷媒增压机(1)的出口,用于在系统启动前及停机后由所述气态二氧化碳冷媒增压机(1)向其内通入压缩空气至预设压力;以及用于向系统所有管路及装置提供压缩空气,用于维持系统压力以防止管路失压及产生干冰;
其中,所述空气贮罐(7)内的气体为背压用高压空气,其压力为0.5-9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冷媒增压循环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媒平衡罐(9),所述冷媒平衡罐(9)连接所述冷媒循环罐(3),用于向系统补充二氧化碳冷媒,以及在停机时用于接收和贮存系统由于温度变化引起压力增大而自所述冷媒循环罐(3)排出的二氧化碳冷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景峰,未经杨景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83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