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支护的钻机装置和使用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5231.2 | 申请日: | 202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8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程伟;赵斌;李健;王允峰;刘文强;张良;宋娟;王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祥德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15/04;E21B15/00;E21B12/00;E21D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崔建章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矿井 掘进 进行 支护 钻机 装置 使用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一种基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支护的钻机装置和使用方法及其应用,包含有用于作为运动支撑载体的移动底盘(1)、用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钻孔作业的钻机(93)、用于作用在矿井掘进面顶壁上的翻转托台装置,通过移动底盘(1),实现了定位在矿井掘进面进行作业点上,通过钻机(93),实现了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打孔作业,通过翻转托台装置,实现了对矿井掘进面顶壁的支撑,实现了对矿井掘进面的钻孔和支护集成进行,因此提高了对矿井掘进面的钻孔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机装置和使用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支护的钻机装置和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掘进工作面又称掘进迎头,是指在为回采工作面做准备时,首先开采一条巷道,这条巷道包含探煤、掘煤、探水、探气等作用,具体说就是一个以掘进为主,以其他地质条件为辅的单独独头巷道,没有自主的通风系统,无直接通往地面的通道,需要做巷道顶部与两帮的支护,一般为机械掘进和炮掘,因此钻机装置是一种重要的矿山装置,在现有的钻机装置中,还都是直接使用一般钻进和使用液压支架进行支护,由于液压支架属于固定支护,在对掘进面扩展时,需要在掘进面进行重新安装液压支架,从而影响了对矿井掘进面的钻孔效率,
基于申请人于2021年4月28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支护的钻机装置,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支护的钻机装置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支护的钻机装置和使用方法的应用。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支护的钻机装置和使用方法及其应用,因此提高了对矿井掘进面的钻孔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支护的钻机装置,包含有用于作为运动支撑载体的移动底盘、用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钻孔作业的钻机、用于作用在矿井掘进面顶壁上的翻转托台装置。
由于设计了移动底盘、钻机和翻转托台装置,通过移动底盘,实现了定位在矿井掘进面进行作业点上,通过钻机,实现了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打孔作业,通过翻转托台装置,实现了对矿井掘进面顶壁的支撑,实现了对矿井掘进面的钻孔和支护集成进行,因此提高了对矿井掘进面的钻孔效率。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对矿井掘进面的钻孔和支护集成进行实施的方式把移动底盘、钻机和翻转托台装置相互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通过翻转支撑实现对矿井掘进面的支护方式把翻转托台装置与移动底盘和钻机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 翻转托台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翻转架、翻转伸缩缸和主托台。
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在支护保护状态下进行钻孔作业,提高了钻孔作业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移动底盘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升降台和升降装置。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附件装置和钻机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钻机座。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附件装置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摆动伸缩缸、第一伸缩臂和副托台。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三附件装置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调角装置和横移托台。
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祥德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祥德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52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