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盐处理和回收利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4054.6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2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国;石洪雁;周丰;鲁明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普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3/14 | 分类号: | C01D3/14;C01D3/16;C01D5/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夏苏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回收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盐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盐处理和回收利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破碎;溶盐;pH调节;分离除杂;中和;纳滤分盐及蒸发结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度处理废盐及资源化利用组合工艺,通过破碎、热解、溶盐、混凝沉淀、分离除杂、低温催化氧化、纳滤分盐以及蒸发等一系列过程的有效组合,将废盐中的氯化钠和硫酸钠进行分离提纯,去除废盐中的有机物以及其他杂质,工艺清晰明了,且可根据废盐组分类型合理利用组合系统中的模块,降低回收盐组分要求的同时提高产出盐的品质,有效减少废盐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降低危废处置费用,实现两种废盐资源化,创造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盐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盐处理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内外电力石化以及煤化工等行业的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盐量也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目前废盐年产量超过2000万吨,已被定性为危险废弃物,国家环保部门要求严格管控。未能处置的废盐具有易被淋溶的特性,能够直接影响到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导致土壤盐碱化和危害人体的健康。因此废盐能否被妥善处理利用成为废水零排放环节中关键的一部分。
这些行业的危废杂盐具有以氯化钠和硫酸钠为主,含有一定的有机物以及钙、镁、硅等无机杂质离子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对于危废杂盐处理主要采用焚烧、填埋等方式。高温焚烧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将废盐中的有机杂质分解成气体,从而将废盐中的有机物含量降低到工业用盐所需标准,但废盐并不能单纯的通过焚烧方式而明显减量化,而高温分解的设备还会存在结圈、结块等问题。填埋的处置方式存在费用高,占用大量场地的缺点,而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相对较少,因此危废杂盐很难通过填埋得到有效处置。因此,如何对危废杂盐进行资源化处理,是解决环保行业的专业性难题,也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申请号为CN201611042295.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将工业废水处理所产杂盐资源化的方法。将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杂盐进行煅烧、固液分离、蒸发结晶等处理手段,但煅烧时的温度太高,整个系统具有能耗较高,不易控制等缺点。
申请号为CN201720193387.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化工废水固废杂盐资源化处理系统,该系统将煤化工高浓盐水蒸发结晶制得的固废杂盐与硫酸通过混合反应、存储、吸收氯化氢、洗涤离心处理、热风干燥、包装等方式反应生产氯化氢与硫酸氢钠晶体,通过加入硫酸,不但增加了一定的药剂成本,且一些煤化工废盐中的有机物种类复杂,含量高,去除效果较差,不能做到真正的纯化及资源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废盐处理和回收利用的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废盐处理工艺复杂、有机物分离难、运行能耗大、实施成本高的难题。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废盐处理和回收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以钠盐为主要成分的废盐进行破碎均质化;
S2:将破碎均质化后的废盐溶解,得到高盐水;
S3:调节所述高盐水的pH至4-5,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S4:通过吸附系统对所述滤液进行吸附处理,得到精制盐水和解析液;
S5:调节所述精制盐水的pH至中性,得到中性精制盐水;
S6:对所述中性精制盐水进行蒸发结晶,得到钠盐固体和蒸发冷凝水,所述钠盐固体干燥得到成品工业盐,所述蒸发冷凝水用于步骤S2中废盐溶解;或
对所述中性精制盐水进行纳滤分盐处理,得到纳滤浓水和纳滤产水,将所述纳滤浓水和纳滤产水分别进行蒸发结晶,得到钠盐固体和蒸发冷凝水,所述钠盐固体干燥得到成品工业盐,所述蒸发冷凝水用于步骤S2中废盐溶解。
具体的,所述钠盐为氯化钠和/或硫酸钠。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与S2之间,还包括热处理和二次破碎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普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普功能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4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