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车载道路坑洼提醒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2327.3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0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薛斯岐;傅振兴;凌政锋;余淑豪;周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58 | 分类号: | G06V20/58;G06V10/774;G06K9/62;G06F16/25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施文武;林祥翔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车载 道路 坑洼 提醒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车载道路坑洼提醒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车辆行驶过程中,采集前方道路的道路图像信息;当判断前方道路的路面有坑洼时,则将采集具有坑洼的图像及定位信息上传至云平台;根据汽车行驶数据判断是否有坑洼;当根据汽车行驶数据判断有坑洼时,则将汽车行驶数据及定位信息上传至云平台;云平台根据定位信息在地图上相应的区域进行标注;当有车辆行驶至相应的区域时,云平台下发该区域的坑洼信息至该车辆;当车辆在该区域行驶时,根据地图上的坑洼标注做出相应的响应。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以对坑洼路段进行有效提醒,减少该场景下安全行驶问题,而且云平台让数据更加实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车载道路坑洼提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驾驶的技术发展,在道路上使用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的车辆越来越多,装配这些功能的车辆在行驶的时候,遇到坑洼的道路,目前由于对于改场景的识别率等问题,车辆没有针对这个场景做有效的减速策略,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尤其是在高速路行驶过程中,驾驶人使用了自动驾驶的相关功能,注意力可能不在前方,对于坑洼路段,没有做好有效人为干涉,智能驾驶系统视觉感知模块也没有做到有效识别,车辆以高速通过坑洼位置,很容易造成爆胎,失控等事故,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碰到坑洼路段,主要通过车载导航或高精地图采集路况信息对驾驶员进行提醒,规避风险。
车载导航或高精地图的路况信息更新需要一定周期,数据实时性不高,且部分数据是来自车主的上传,缺少可靠数字支撑。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车载道路坑洼提醒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坑洼路段无法有效提醒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车载道路坑洼提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车辆行驶过程中,采集前方道路的道路图像信息;
根据采集的图像信息判断前方道路的路面是否有坑洼;
当判断前方道路的路面有坑洼时,则将采集具有坑洼的图像及定位信息上传至云平台;
若没有,则根据汽车行驶数据判断是否有坑洼;
当根据汽车行驶数据判断有坑洼时,则将汽车行驶数据及定位信息上传至云平台;
当云平台接收到车辆上传的具有坑洼的图像或者汽车行驶数据时,根据定位信息在地图上相应的区域进行标注;
当有车辆行驶至相应的区域时,云平台下发该区域的坑洼信息至该车辆;
当车辆接收到云平台下发的坑洼信息时,根据坑洼信息中的定位信息在地图上相应的位置进行坑洼标注;
当车辆在该区域行驶时,根据地图上的坑洼标注做出相应的响应。
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根据汽车行驶数据判断是否有坑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车辆为非智能驾驶模式时,则采集车辆的汽车行驶数据;
并根据采集车辆的汽车行驶数据判断车辆是否异常减速;
当判断车辆异常减速时,根据通过车身传感器检测车辆是否发生颠簸;
当车辆发生颠簸时,则判断汽车行驶的路面有坑洼。
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根据汽车行驶数据判断是否有坑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车辆为智能驾驶模式时,则通过车身传感器检测车辆是否发生颠簸;
当车辆发生颠簸时,则判断汽车行驶的路面有坑洼。
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当车辆为智能驾驶模式时,则通过车身传感器检测车辆是否发生颠簸”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2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狭长内腔的弯型测针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橡胶开炼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