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烃类原料的裂解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31609.1 | 申请日: | 2021-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1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曼桥;郑红霞;王宝石;刘金龙;唐娉玺;樊麦跃;席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G11/02 | 分类号: | C10G11/02;C10G11/05;C10G11/14;C10G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陈秋梦 |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 裂解 方法 | ||
1.一种烃类原料的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成焦颗粒在相互连通的提升管裂解反应器以及流化床烧焦器之间循环流动,所述提升管裂解反应器产生的焦炭负载在所述成焦颗粒上,所述流化床烧焦器对负载有焦炭的所述成焦颗粒进行烧焦,烧焦后的所述成焦颗粒再次循环至所述提升管裂解反应器中作为热载体和炭载体,所述成焦颗粒为负载焦炭的硅铝酸盐多孔结构颗粒,所述硅铝酸盐多孔结构颗粒包括烃类裂解催化剂或载体,所述负载焦炭的烃类裂解催化剂作为成焦颗粒时,其酸性中心被部分覆盖;
裂解原料包括原油、石脑油、直馏柴油、蜡油、常压渣油、减压渣油和煤直接及间接液化的液体产品中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烃类原料的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工初期所述流化床烧焦器内的烧焦量小于所述成焦颗粒焦炭的负载量;平稳期,所述流化床烧焦器内的烧焦量等于所述成焦颗粒焦炭的负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烃类原料的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烧焦器内通入氧化气进行烧焦,所述氧化气为空气、氧气或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烃类原料的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管裂解反应器的主要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580~780℃,反应压力0.10~0.30MPa,反应时间0.5~3.0s,所述提升管裂解反应器中需要充入的雾化水蒸汽与裂解原料的质量比0.3~1.0:1,气体平均线速8.0~15.0m/s;
所述负载焦炭的硅铝酸盐多孔结构颗粒与所述裂解原料的质量比10~4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烃类原料的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焦炭的硅铝酸盐多孔结构颗粒经流化床烧焦器烧焦后,其所负载的焦炭质量百分含量为0.5~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烃类原料的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焦颗粒的粒径为10~20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烃类原料的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烧焦器的主要操作条件为:烧焦温度700~900℃,烧焦压力0.15~0.35MPa,烧焦时间5~20min,气体平均线速0.5~1.5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16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