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垫款支付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9204.4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3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谢一;叶镜清;林如然;林丹阳;梁颖;郑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40/02;G06Q40/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赵婷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垫款 支付 信息处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代理财政支付业务中的垫款支付的信息处理方法,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利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系统从财政系统中查询经业务人员确认过的、且银行尚未进行实际账务处理的电子支付指令;对于查询到的第一电子支付指令,利用所述RPA系统按照预设的支付凭证信息模板从所述第一电子支付指令中提取数据,得到第一支付凭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子支付指令为查询到的任意一个电子支付指令;以及基于所述第一支付凭证信息,对所述第一电子支付指令对应的垫款支付交易进行账务处理。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代理财政支付业务中的垫款支付的信息处理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可用于金融科技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处理代理财政支付业务中的垫款支付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代理财政支付业务可以包括垫款支付、垫款清算、退款和退库清算四个环节。其中,垫款支付环节,是指代理财政支付业务的机构(例如,银行)收到财政部门的支付指令后,可以先将内部账户自有资金垫款至零余额账户并向实际收款人付款。垫款清算环节,是指银行通过与清算方的资金清算,收回所垫付的款项,其中,清算方一般为指定单位。退款,是指银行向实际收款人付款未成功或收款人主动退款,导致该笔资金原路退回零余额账户,然而在此之前该笔资金已经经过了垫款清算,此时需要将该笔资金先暂时退回银行垫款内部账户,等待退库清算。退库清算,是指将退款环节中暂时退回给银行的资金,再退回给清算方的过程。
现有技术中,非电子化场景下,电子支付指令所依托的财政系统与银行系统未形成交互,电子指令与纸质指令双线传递,垫款支付过程需要经办人员人工核对财政下发的纸件支付指令和电子支付指令,来确认指令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然后经办人员手动输入垫款支付交易的信息,并经过远程授权等后台审核通过后才可以进行交易支付。
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垫款支付交易信息依赖人工核对及手工录入,,存在操作风险;另一方面,远程授权中审核的垫款交易信息、以及纸件支付指令的扫描影像都是由同一个经办人员提供,可能存在“一手清”、篡改指令等风险敞口。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提高垫款支付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以及准确率的用于处理代理财政支付业务中的垫款支付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代理财政支付业务中的垫款支付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系统从财政系统中查询经业务人员确认过的、且银行尚未进行实际账务处理的电子支付指令;对于查询到的第一电子支付指令,利用所述RPA系统按照预设的支付凭证信息模板从所述第一电子支付指令中提取数据,得到第一支付凭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子支付指令为查询到的任意一个电子支付指令;以及基于所述第一支付凭证信息,对所述第一电子支付指令对应的垫款支付交易进行账务处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利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系统从财政系统中查询经业务人员确认过的、且银行尚未进行实际账务处理的电子支付指令,包括控制所述RPA系统从浏览器界面中以所述财政系统的用户的身份登陆所述财政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利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系统从财政系统中查询经业务人员确认过的、且银行尚未进行实际账务处理的电子支付指令包括:定时触发所述RPA系统以所述财政系统的用户的身份登陆所述财政系统;或者基于人工操作触发所述RPA系统以所述财政系统的用户的身份登陆所述财政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利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系统从财政系统中查询经业务人员确认过的、且银行尚未进行实际账务处理的电子支付指令还包括:通过对所述RPA系统的用户分配和/或业务流程的权限设置,限制所述RPA系统仅对具有权限的业务流程的电子支付指令进行查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92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