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延迟量的聚酰亚胺薄膜加工工艺及其生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4964.6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5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邹伟民;刘承伟;陆妮;高攀;徐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28 | 分类号: | B29C41/28;B29C41/34;B29C41/46;C08J5/18;C08G73/10;C08L79/08;C08K3/22;C08K3/36;C08K3/38;B29K79/00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2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迟 聚酰亚胺 薄膜 加工 工艺 及其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延迟量的聚酰亚胺薄膜加工工艺及其生产设备,具体涉及聚酰亚胺薄膜生产领域,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设有溶液制备机构,所述溶液制备机构的表面设有输液机构,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还设有输料机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通过开启第一电机,使得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将制备内桶内的聚酰亚胺原料搅拌成聚酰亚胺溶液,同时,导热盘使制备内桶内的聚酰亚胺溶液升温,增压机将制备的高压气体通过进气管输送至聚酰亚胺溶液的内部,超声波换能器对制备内桶内的聚酰亚胺溶液进行消泡、脱气,从而方便的完成了聚酰亚胺溶液的制备以及制备后的消泡和脱气,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后续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延迟量的聚酰亚胺薄膜加工工艺及其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薄膜:包括均苯型聚酰亚胺薄膜和联苯型聚酰亚胺薄膜两类。一种由均苯四甲酸酐与二氨基二苯醚制得,另一种由联苯四甲酸二酐与二苯醚二胺(R型)或间苯二胺(S型)制得。现有的技术在生产聚酰亚胺薄膜时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技术在生产聚酰亚胺薄膜时,大多未对聚酰亚胺溶液进行消泡和脱气处理,由此导致后续生产出的聚酰亚胺薄膜的质量较差;
2、当聚酰亚胺溶液制备完成后,无法使聚酰亚胺溶液均匀的固化成型,从而影响后续生产出的聚酰亚胺薄膜的效果;
3、同时,现有的技术大多通过自然风干的方式使聚酰亚胺溶液固化成型,由此导致聚酰亚胺溶液固化成型的效率较为低下;
4、当聚酰亚胺溶液固化成型形成聚酰亚胺薄膜后,无法便捷的实现聚酰亚胺薄膜的自动收卷,从而影响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低延迟量的聚酰亚胺薄膜加工工艺及其生产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延迟量的聚酰亚胺薄膜加工工艺及其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延迟量的聚酰亚胺薄膜加工工艺,包括,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将5-10份二氨基二苯醚、2-10份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5-10份的二甲基甲酰胺、10-15粉三氧化二铝和10-20份二氧化硅和氮化硼逐一添加至溶液制备机构的内部,通过溶液制备机构制备形成聚酰亚胺溶液;
步骤二:将制备形成的聚酰亚胺溶液通过输液机构输送至输料机构的表面;
步骤三:通过均料机构对输料机构表面的聚酰亚胺溶液进行均料处理;
步骤四:通过加热机构对输料机构表面的聚酰亚胺溶液进行加热处理,使聚酰亚胺溶液固化成型并形成聚酰亚胺薄膜;
步骤五:通过输料机构对固化成型后的聚酰亚胺薄膜进行自动输送,并通过收卷机构对固化成型后的聚酰亚胺薄膜进行自动收卷。
一种低延迟量的聚酰亚胺薄膜生产设备,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设有溶液制备机构,所述溶液制备机构的表面设有输液机构,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还设有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的表面设有均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的表面还分别设有加热机构和收卷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49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