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提高揽客效果的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4890.6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5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亚丽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G09F27/00;G09F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提高 揽客 效果 充电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提高揽客效果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筒,顶筒的前后两面均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连接有转轴,转轴连接有扇板,转轴在顶筒内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推板A,顶筒的左侧内壁放置有滑板,滑板的内部镂空且套入有套杆,滑板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插杆,插杆外壁套入有固定块,固定块顶面固定连接有提示牌,通过提示牌的设置,在充电桩本体设置后会利用提示牌来提示充电桩本体的位置,且在使用时会产生自动上下的运动,利用提示牌的上下运动提高提示牌的展示范围和醒目程度,从而提高提示驾驶员充电桩本体位置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提高揽客效果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一种新型的汽车类型,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大多采用电能进行驱动,因此其补充能源的方式多为充电,且不同于使用汽油的汽车,并没有类似于加油站的充电设施,大多数充电桩会分布在各个户外区域,导致新能源汽车在较为偏僻的场所行驶时,寻觅到该地区的充电桩的难度较高,容易产生因缺电而无法行驶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提高揽客效果的充电桩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提高揽客效果的充电桩来解决上述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提高揽客效果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呈内部和顶面均镂空的顶筒,顶筒的前后两面均开设有通风孔,后侧的通风孔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中心开设有孔且孔内通过转动轴承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数个扇板,转轴在顶筒内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推板A,顶筒的左侧内壁放置有呈L型的滑板,滑板的内部镂空且套入有套杆,滑板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插杆,插杆外壁套入有固定块,固定块顶面固定连接有提示牌。
优选的,所述滑板顶面开设有活动槽,套杆在活动槽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A,活塞A与活动槽内壁呈套入关系,连接筒对应固定块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伸缩垫,固定块侧面开设有槽且与伸缩垫远离连接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滑板对应活动槽底端的外壁固定连接且连通有气管,气管远离滑板的一端贯穿连接筒且与伸缩垫连通。
优选的,所述顶筒左侧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外壁套入有转杆,转杆右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垫A,转杆右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呈半圆环体的弹性金属片,弹性金属片内壁与弹性垫A贴合,转杆顶端开设有孔且孔内套入有推板B,支撑环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呈半圆环体的支撑环,支撑环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垫B,弹性垫B与推板B左侧面贴合,弹性垫A通过连接管与弹性垫B连通。
优选的,所述提示牌的正面外沿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前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透明板,环形槽内壁套入有灯珠安装环,灯珠安装环正面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数个灯珠,固定块内部对应插杆的位置开设有槽且槽内壁固定连接有中心轴,中心轴外壁套入有直齿轮,插杆顶面开设有齿槽且与直齿轮啮合,环形槽底面开设有孔且直齿轮位于其中,灯珠安装环外壁开设有齿槽且与直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环形槽内侧壁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十个气垫,灯珠安装环内壁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十个,凸轮,提示牌内部对应十个气垫的位置均开设有呈L型的通孔,十个通孔交错式分别贯穿提示牌的前后面,通孔的内壁套入有哨子。
优选的,所述提示牌内部对应哨子的位置开设有滑槽,哨子位于滑槽中心,滑槽内壁套入有活塞B,滑槽在活塞B远离哨子的一侧内部填充有乙醇,活塞B通过弹性杆与哨子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提高揽客效果的充电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亚丽,未经杨亚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48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