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高强高韧预应力钢绞线用盘条及其冶炼轧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24445.X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7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敏;涛雅;吕刚;惠治国;卜向东;白月琴;杨鲁明;宋振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24;C22C33/06;B21B1/46;B22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樊喜锋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高强 预应力 钢绞线用盘条 及其 冶炼 轧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稀土高强高韧预应力钢绞线用盘条,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0.70%~0.90%、Si:0.10%~0.30%、Mn:0.60%~0.90%、P≤0.025%、S≤0.025%,V:0.01%~0.07%,Cr:0.15%~0.35%,Re:0.0020%~0.004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冶炼轧制生产方法包括:
为了去除钢中的有害元素P、S、Si,铁水进入转炉前必须经过铁水预处理,采用KR机械搅拌脱硫或颗粒镁喷吹脱硫处理,最大限度降低P、S、Si含量;
转炉出钢采用双渣法吹炼,严格控制转炉出钢下渣量,转炉炉渣料以石灰、白云石、铁皮球为主,根据操作规程分批次加入;第一批加入石灰、铁皮球、白云石,之后小批量多次加入;转炉采用高拉碳工艺,防止钢水过氧化,保证钢水温度,钢包必须烘烤,烘烤温度大于900℃,出钢时大包脱氧剂及合金加入顺序:增碳剂→合金→硅钙钡→电石→萤石→渣料;合金在出钢过程中加入,不允许出钢前包底加合金;
出钢口维护良好,采用双挡渣操作,出钢时间必须控制,严禁下渣,下渣量要扒干净渣,防止回磷过量,要求回磷量≤0.003%;入LF工位第一包钢液温度≥1530℃,可根据钢中硫含量、渣况适当加石灰、萤石、电石、SiC、硅铁粉、石英砂调渣,不得加入工艺规定之外的渣料,碱度控制在2.0~3.0;根据成分控制范围要求进行微调,调成分时注意,确保锰硅比≥3.0;
软吹时间必须大于15min;精炼后期或精炼离位时加入La或Ce的稀土合金,或者在连铸结晶器内喂 入稀土丝;
连铸全程采用保护浇注、结晶器电磁搅拌、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和轻压下相结合的控制手段,控制中心碳偏析,连铸过程中钢水的过热度为20~30℃;
二冷水系统零段的足辊及其它二冷段输出辊均务必运转正常,各段的气雾喷嘴、水喷嘴务必畅通,确保铸坯各面冷却均匀;保护渣采用高碳钢专用保护渣,控制保护渣中的水分,保证保护渣干燥;轧制前必须铸坯进行检查,剔除有缺陷的铸坯;
加热段温度:970~1020℃,均热段温度:1150-1200℃,加热温度以确保开轧温度可适当调整;保温2~3h后开轧,开轧温度1030±20℃,轧制速度10~110m/s,严格控制炉内气氛及风量,既保证燃烧充分又不致炉内出现明显的氧化性气氛,以控制钢坯表面脱碳;高压水除磷必须开启,且压力不小于10MPa;入精轧温度和吐丝温度为840~950℃,吐丝后采用超大功率风机进行控制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高强高韧预应力钢绞线用盘条,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火成材工艺,铸坯断面150mm×1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高强高韧预应力钢绞线用盘条,其特征在于,轧制开轧温度1015~1023℃,精轧入口温度910~922℃,吐丝温度840~855℃,风机1~7#100%,8~10#50%,保温罩开,实际精轧入口和吐丝温度按中下限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44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隧道扩挖的管廊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标签打印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