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地下管廊围岩健康监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6441.7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4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光;孙维;王璇;张建鑫;谭一川;戴书球;蒋波;李勇;王超;薛宗杰;彭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智慧城市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E02D1/08;E02D29/045;G01D21/02;G06Q10/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冉剑侠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地下 围岩 健康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管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城市地下管廊围岩健康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存储单元和分析单元;第一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围岩的状态数据,状态数据包括应力数据、震动数据、位移数据、定位数据及湿度数据;第二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围岩的环境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围岩的状态数据及环境数据;分析单元用于根据状态数据分析围岩的当前状态是否存在异常,若存在则分析单元生成警报信息;分析单元还用于根据预设时间内的环境数据及状态数据预测围岩是否存在异常风险,若存在则分析单元生成预警信息。本申请可以对管廊本体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城市地下管廊围岩健康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一种位于地下的公共基础设施,通过地下建造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中起来管理,并设有专门的维护口、吊装口和检测系统,从而实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正常运作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需要对管廊的状态进行监测,以保证城市的正常运作。
目前的检测系统,大都在于管廊内的环境监测,如管廊内的温度、湿度等,通过在管廊内安装各种环境监测设备,采集管廊内的环境数据后发送给后台端,再通过后台端进行管廊环境分析。其目的在于使管廊内的管线处于一个理想的环境。但是,要想管廊稳定的发挥作用,除了管廊内部的环境外,管廊自身的健康状态同样非常重要,如果管廊自身存在异常却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管廊不能正常运作,进而会使管廊内的所有线路都受到影响,并且,如果管廊自身出现的问题较大,后续处理起来也非常耗时耗力,对城市的正常运作会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地下管廊围岩健康监测系统,可以对管廊本体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
城市地下管廊围岩健康监测系统,包括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存储单元和分析单元;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围岩的状态数据,状态数据包括应力数据、震动数据、位移数据、定位数据及湿度数据;第二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围岩的环境数据;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围岩的状态数据及环境数据;分析单元用于根据状态数据分析围岩的当前状态是否存在异常,若存在则分析单元生成警报信息;分析单元还用于根据预设时间内的环境数据及状态数据预测围岩是否存在异常风险,若存在则分析单元生成预警信息。
基础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第一采集单元采集围岩的状态数据后,由分析单元分析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存在,则说明廊体的健康状态不佳,需要进行处理,因此,分析单元生成警报信息,让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避免出现廊体不能正常运作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与其他结构不同的是,围岩除了受压力,震动等自身状态数据的影响外,受环境的影响也较大,主要为受地下水侵袭、雨水降落及蒸发等干洗交替循环作用的影响。若围岩所处的环境存在上述情况,即使围岩当前的状态相对健康,后续出现异常的几率也会大幅增加。针对这样的情况,本申请中,第二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围岩的环境数据,分析单元则会根据预设时间内的环境数据及状态数据预测围岩是否存在异常风险,若果存在,则说明廊体后续出现异常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因此,分析单元生成预警信息,工作人员可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相比于出现异常后再进行处理,由于此时围岩的健康状态还相对健康,处理时需要的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都可以大幅度减少。
通过上述过程,本申请不但可以在围岩出现异常时及时发现并生成警报信息,还会结合环境信息进行风险预测并在预测结果不理想时生成预警信息;不仅能够全面的检测围岩的健康状态,还会及时生成警报信息或预警信息,确保在存在异常或异常风险时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综上,本申请可以对管廊本体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智慧城市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智慧城市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64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缆机起升机构防溜钩保护的控制方法和缆机
- 下一篇:存取款系统及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