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业管理用生活垃圾回收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5727.3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3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杰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23/14;B02C23/30;B02C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业管理 生活 垃圾 回收 处理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业管理用生活垃圾回收处理装置,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箱体,箱体顶部相对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配合的破碎辊;进料端口内底部设有弧形底板;弧形底板两端之间且位于两个破碎辊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弧形导料板;弧形导料板一端且位于箱体外侧连通有延伸导筒;弧形导料板与延伸导筒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导料辊;延伸导筒远离箱体倾斜设置有导料筒;导料筒内部两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导料辊。本发明通过两个破碎辊相对转动对生活垃圾进行破碎处理,未经破碎完毕的生活垃圾在第一导料辊和第二导料辊的作用下,将其重进导送进行二次破碎处理,保证了生活垃圾破碎处理的效果,满足了生活垃圾处理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业管理用生活垃圾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生产与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物也随之迅速增加,生活垃圾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状况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也越加明显。城市生活垃圾的大量增加,使垃圾处理越来越困难,由此而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在生活垃圾和污水防治工作已取得长足发展,然而,在我国城市垃圾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处理能力与水平发展相对滞后,也就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非常薄弱,生活垃圾技术选择的处理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难题。
家庭生活中天天会产生家庭垃圾,生活垃圾的中往往混有液体,并且生活垃圾的重量往往不同,不同重量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不方便进行生活垃圾的回收,并且生活垃圾中的固液混合在一起容易产生异味和病菌,容易造成疾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业管理用生活垃圾回收处理装置,通过箱体、破碎辊、第一导料辊和第二导料辊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生活垃圾破碎质量差,对垃圾分类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物业管理用生活垃圾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一侧连通有进料端口;所述进料端口内壁两侧相对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配合的破碎辊;所述进料端口内底部设有弧形底板;所述弧形底板两端之间且位于两个破碎辊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弧形导料板;所述弧形导料板周侧面开有筛孔;所述弧形导料板一端且位于箱体外侧连通有延伸导筒;所述弧形导料板与延伸导筒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导料辊;所述延伸导筒远离箱体一端与进料端口顶部之间倾斜设置有导料筒;所述导料筒内部两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导料辊;
所述箱体内壁底部设有承料板;所述承料板表面且位于箱体内壁两相对侧面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所述承料板通过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依次分隔有第一垃圾腔、第二垃圾腔和第三垃圾腔;
所述箱体一端面且位于弧形导料板和第一分隔板之间设有进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辊包括辊筒;所述辊筒两端通过滚珠轴承与进料端口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辊筒外周侧面阵列设有破碎齿。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端口两侧壁线性阵列设有与破碎齿相配合的封堵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一侧固定有两个第一伺服电机;两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转轴端与辊筒固定连接;两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料辊包括第一中心轴;所述第一中心轴远离延伸导筒一端通过滚珠轴承与箱体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中心轴两端周侧面设有与弧形导料板和延伸导筒相配合的第一螺旋导料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一侧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转轴端与第一中心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料辊包括第二中心轴;所述第二中心轴靠近延伸导筒一端通过滚珠轴承与导料筒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中心轴两端周侧面设有与导料筒相配合的第二螺旋导料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杰,未经胡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57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