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位移的垫块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5720.1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8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明;杨书一;肖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大桥隧与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楠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位移 垫块 装置 及其 应用 方法 | ||
1.一种可调节位移的垫块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可调位移垫块(1)、楔块(2)、滑槽盆(3)、限位块(4)、竖向限位杆(4-1)和横向张拉器(4-2);
所述楔块(2)设置两组,安装在滑槽盆(3)内,与滑槽盆(3)滑动连接;所述楔块(2)的一侧为斜面,两组楔块(2)的斜面相对;
所述可调位移垫块(1)包括水平顶板,水平顶板下方设置有梯形凸块,所述梯形凸块的两侧呈两个斜面,梯形凸块位于两组楔块(2)之间,梯形凸块的两个斜面分别与两组楔块(2)的斜面斜度一致,梯形凸块的斜面与楔块(2)的斜面可紧密贴合;
所述限位块(4)设置两组,安装在可调位移垫块(1)与滑槽盆(3)之间,两组限位块(4)分别位于两个楔块(2)外侧;
所述可调位移垫块(1)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7),所述限位块(4)、滑槽盆(3)上均设置与通孔(7)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竖向限位杆(4-1)贯穿可调位移垫块(1)、限位块(4)和滑槽盆(3);
所述限位块(4)中央设置有通槽(4-3),所述横向张拉器(4-2)穿过通槽(4-3)与楔块(2)连接;
向横向张拉器(4-2)施加水平方向的力,带动楔块(2)在滑槽盆(3)内滑动,进而调整两组楔块(2)之间的距离,可调位移垫块(1)的斜面与楔块(2)的斜面发生相对滑动,进而使可调位移垫块(1)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实现调节垫块高程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位移的垫块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设置有楔块定位装置,所述楔块定位装置分别设置在两组限位块(4)上,楔块定位装置包括两组高强螺栓(4-4);
所述限位块(4)上开设两个螺栓孔,两个螺栓孔设置在通槽(4-3)两侧;所述高强螺栓(4-4)可转动安装在螺栓孔内;
当楔块(2)达到指定位置时,通过旋拧高强螺栓(4-4),使高强螺栓(4-4)压紧楔块(2),达到定位的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位移的垫块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设置有挡板(5),所述挡板(5)设置在可调位移垫块(1)两侧,所述挡板(5)上端与可调位移垫块(1)上表面可拆卸连接,下端与滑槽盆(3)贴合;所述挡板(5)为不锈钢板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位移的垫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调位移垫块(1)中的水平顶板为呈矩形的实心不锈钢块件,所述通孔(7)设置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水平顶板的四个端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位移的垫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盆(3)为矩形盆式部件,四周设置有凸缘;
所述楔块(2)的底部设置有与凸缘相互适配的槽口,所述楔块(2)通过槽口和凸缘嵌入滑槽盆(3)内部,并可相对与滑槽盆(3)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位移的垫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块(2)的斜面表面设置有楔块上面板(2-1),楔块(2)与滑槽盆(3)接触的下表面设置有楔块下面板(2-2);所述楔块上面板(2-1)和楔块下面板(2-2)采用工程塑料合金MGB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位移的垫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向限位杆(4-1)为粗制螺栓,所述横向张拉器(4-2)为冷铸墩头锚拉索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位移的垫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述楔块(2)的中心处设置有通孔,可供横向张拉器(4-2)穿过,进而通过张拉横向张拉器(4-2)实现对楔块(2)的顶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调节位移的垫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方法为:
将滑槽盆(3)焊接在桥墩的钢筋上与桥墩骨架形成整体,施工时保证滑槽盆(3)底部标高安装准确;滑槽盆(3)中杂物清理后,将楔块(2)吊装至滑槽盆(3)内,对楔块(2)进行顶进,验证其是否能在滑槽盆(3)内进行平滑移动;在测试完成后,安装可调位移垫块(1)、限位块(4)、竖向限位杆(4-1),调整楔块(2)至设计位置,从而使可调位移垫块(1)达到设计标高,最终通过高强螺栓(4-4)顶紧楔块(2),进行构件就位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大桥隧与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大桥隧与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57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