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捞渣器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4292.0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王希岗;徐淑亮;李超;王广松;王旭华;张永江;李红铃;王佳旗;李雨浓;姚志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8 | 分类号: | E02D13/08;E02D5/34;E21B31/08;E21B31/12 |
代理公司: | 济南克雷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9 | 代理人: | 张祥明 |
地址: | 2503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捞渣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捞渣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均设置有开口的大漏斗和小漏斗,小漏斗设置在大漏斗内,大漏斗内壁和小漏斗外壁之间留有供物料通过的间隙,小漏斗开口部分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板;大漏斗开口部分连接有第一主吊绳,小漏斗开口部分连接有第二主吊绳。本发明操作方便,既可以保证准确的测到混凝土上升面高程,控制桩顶标高,精确计算补方量,同时又可保证桩头质量,能节约混凝土用量,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捞渣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公路桥梁建设步伐的加快,公路桥梁工程若出现质量事故,则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财产安全。其中,桥梁桩基施工的隐蔽性要求在桥梁桩基的施工中,不仅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施工,还要根据丰富的施工经验对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而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是通过桩机在泥浆护壁条件下慢速钻进,将钻渣利用泥浆带出,并保护孔壁不致坍塌,成孔后再使用水下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将泥浆置换出来而成的桩。由于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是隐蔽工程,大部分工作在水下进行,施工质量检验困难重重。所以,桥梁工程中钻孔桩施工技术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桩基在灌注混凝土施工中通过浇筑方量及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可检验桩是否缩颈,到灌注即将结束时,同样保证桩头质量也十分重要。按规范要求需超灌0.5m。但由于是水下灌注混凝土,桩头在泥浆里,单纯靠眼睛看是无法确定混凝土究竟上升到什么位置。
最初技术员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一根钢筋或者钢管去伸入水面去感知,这样做只能感觉到混凝土的位置,却无法确认混凝土质量如何。后来经改进使用长度确定的一根钢筋在其头上焊接一个用小钢筋组成的小漏斗,能够从桩头捞到石子,但在上升的过程中,获取的渣样又会被泥浆或者从孔口掉下来的混凝土冲走,无法确定捞上来的渣样是否一定是桩头处准确的混凝土概况,而且,此方法只能用在地面距离桩顶标高高差不大的情况下能粗略估计,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此时传统方法已无法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捞渣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组合式捞渣器,包括均设置有开口的大漏斗和小漏斗,所述小漏斗设置在所述大漏斗内,所述大漏斗内壁和所述小漏斗外壁之间留有供物料通过的间隙,所述小漏斗开口部分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大漏斗开口部分连接有第一主吊绳,所述小漏斗开口部分连接有第二主吊绳。
优选的,所述大漏斗和所述小漏斗均为棱锥和/或圆锥。
优选的,所述大漏斗为正四棱锥,所述大漏斗由四个尺寸相同的大固定板相互拼接形成,所述大固定板为等腰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小漏斗为正四棱锥,所述小漏斗由四个尺寸相同的小固定板相互拼接形成,所述小固定板为等腰三角形,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小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大漏斗上端固定连接正四棱柱,所述四棱柱上端四个顶点连接有独立的第一次吊绳,所述第一次吊绳另一端连接于同一根第一主吊绳;所述小漏斗上端连接有四根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二次吊绳,所述第二次吊绳另一端连接于同一根第二主吊绳。
优选的,,所述大漏斗上端中点或靠近该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竖向圆钢,所述竖向圆钢之间固定连接有横向圆钢,所述横向圆钢两端连接分别连接有第一次吊绳,所述第一次吊绳另一端连接于同一根第一主吊绳;所述第二主吊绳与所述连接板中点或靠近该中点位置相连。
优选的,所述大漏斗和所述小漏斗均采用花纹钢,所述第一主吊绳和所述第二主吊绳均标注有刻度。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组合式捞渣器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组合式捞渣器,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42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沙格列汀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超大型金属结构的复合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