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纳米颗粒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4200.9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7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潘聪洁;马龙飞;覃雪珍;温巧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59 | 分类号: | C09K11/59;C01B33/021;B82Y40/00;B82Y20/00;G01N21/64;G01N21/78;G01N21/33;G01N21/31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轩丽杰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颗粒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硅纳米颗粒探针,其特征在于,以3-[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硅源,阿米酚为还原剂,通过一锅水热法得到硅纳米颗粒探针,所述硅纳米颗粒探针的粒径为2.0~3.6nm。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硅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过程中加入3-[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然后加入HCl溶液以及阿米酚,搅拌溶解得到混合物;
S2、将S1得到的混合物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高温反应,冷却至室温得到硅纳米颗粒溶液;
S3、将S2得到的硅纳米颗粒溶液进行透析得到硅纳米颗粒探针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去离子水与3-[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体积比为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HCl摩尔浓度为1mol/L,所述去离子水与HCl的体积比为4:0.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阿米酚和HCl的质量体积比为2.0~5.0mg:500~1000μ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高温反应的温度为160~200℃,反应时间为4~8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硅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透析过程中的截留分子量为1000Da,透析的时间为7h。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硅纳米颗粒探针在定量检测姜黄素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硅纳米颗粒探针溶液用pH为7.4的PBS缓冲溶液稀释使得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为2mL,作为空白对照;
步骤2、在硅纳米颗粒探针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姜黄素溶液,并加入pH为7.4的PBS缓冲溶液使得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为2mL;混合溶液充分混匀后孵育1min,得到不同浓度姜黄素混合测试溶液,测定溶液在444nm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发射光谱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不同浓度姜黄素混合测试溶液及其对应的空白对照来建立荧光法或者比色法的标准曲线;
步骤3、将需要检测的溶液按照步骤2的方法制备成待测试溶液;
按照荧光法测定荧光强度,带入标准曲线后计算姜黄素的含量;或者按照比色法测定吸光度值带入标准曲线后,计算姜黄素的含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硅纳米颗粒探针在定量检测姜黄素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荧光法测定姜黄素的线性范围为0.05~50μM,检测限为15.2nM;比色法测定姜黄素的线性范围为1~40μM,检测限为0.30μM。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硅纳米颗粒探针在可视化检测姜黄素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定性滤纸浸泡到硅纳米颗粒探针溶液中20min后取出来并置于50℃下干燥、冷却至室温后,将滤纸切成条状;将含有姜黄素的溶液滴到制备的试纸条上,待溶剂自然蒸发后,滤纸颜色发生变化后说明存在姜黄素,其中,可视化检测姜黄素的浓度大于等于0.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42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型存储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花生巧克力电子雾化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