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2562.4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4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蕾;肖克强;王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46;F24F11/77;F24F11/65;F24F1/0025;F24F1/0033;F24F11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孙晓红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空调的工作模式和目标舒适温度;
2)检测室内温度,并计算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目标舒适温度的温度差△T;
3)判断△T是否大于目标温度差值△T1,若是,则进入步骤4),若否,则进入步骤5);
4)控制空调室内机的两个贯流风扇(4)和两个室内换热器均运转;
5)控制空调室内机的其中一个贯流风扇(4)和与该贯流风扇(4)配合工作的室内换热器运转;
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
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1),设置在所述机壳(1)内的两个风道(5)和两个室内换热器,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风道(5)内的两个贯流风扇(4);所述机壳(1)的前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风道(5)一一连通的两个出风口(3),后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风道(5)一一连通的两个进风口(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还包括:根据△T控制所述贯流风扇(4)的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根据△T控制所述贯流风扇(4)的转速”包括:
当△T2≤△T≤△T1时,控制所述贯流风扇(4)的转速为高风速;
当△T3≤△T<△T2时,控制所述贯流风扇(4)的转速为中风速;
当0<△T<△T3时,控制所述贯流风扇(4)的转速为低风速;
其中,△T1>△T2>△T3;所述高风速>所述中风速>所述低风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T1为3℃,△T2为2℃,△T3为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控制所述贯流风扇(4)的转速为高风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获取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所述步骤4)同时控制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电加热管(7)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获取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所述步骤5)还包括获取目标吹风模式;
其中,所述空调的吹风模式包括随人吹风模式和避人吹风模式。
8.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1),设置在所述机壳(1)内的两个风道(5)和两个室内换热器,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风道(5)内的两个贯流风扇(4);所述机壳(1)的前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风道(5)一一连通的两个出风口(3),后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风道(5)一一连通的两个进风口(2);
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空调的工作模式和目标舒适温度,并计算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目标舒适温度的温度差△T,判断△T是否大于目标温度差值△T1,若是,则控制两个所述贯流风扇(4)和两个所述室内换热器均运转;若否,则控制其中一个所述贯流风扇(4)和与该所述贯流风扇(4)配合工作的室内换热器运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风扇(4)的轴线沿竖直方向,且两个所述贯流风扇(4)沿所述机壳(1)的宽度方向并排布置,两个所述室内换热器分别对称布置在两个所述贯流风扇(4)所形成整体的左右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为微通道蒸发器(6),所述微通道蒸发器(6)与所述机壳(1)的前面板具有夹角,且所述微通道蒸发器(6)自前向后向内倾斜;
且所述微通道蒸发器(6)与所述风道(5)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满足完全重合条件;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风道(5)内的电加热管(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25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