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公路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2282.3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彬;孙超;李宇飞;郭福良;钟辉;国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彬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E01C23/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张亚玲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公路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公路的施工方法,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进行施工准备,接着,进行基底碾压施工,再接着逐层铺设沥青路面,最后将多层路面同步熔化并且压实,使得多层路面相互结合,完成沥青公路的施工,利用固态化的沥青颗粒先完成摊铺,然后再通过微波加热和红外加热将摊铺好的隔层沥青道路熔化的同时压实,固态化的颗粒便于沥青材料的运输,并且无需保,节约加热保温耗费的能源,并且固态的沥青颗粒不会沾粘,便于各层道路的摊铺均匀,提高沥青道路的整体结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公路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将沥青混凝土加以摊铺、碾压成型而形成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混凝土是用具有一定黏度和适当用量的沥青材料与一定级配的矿物集料,经过充分拌合形成的混合物。沥青混凝土作为沥青路面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承受行驶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以及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所以沥青混凝土在具备一定的承受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抵抗自然因素作用的耐久性。
目前,实际的铺设过程中,路面的沥青和碎石结合料均为先熔化混合后,再进行铺设,由于熔化的沥青和碎石结合料需要在保温条件下存储和运输,因此大大提高了的道路的施工成本,并且熔化的沥青粘度较高,难以摊铺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公路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保温存储和运输成本高以及难以摊铺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上述沥青公路的施工方法的沥青微波加热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上述沥青公路的施工方法的燃气红外路面加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公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布置临时工棚作为设备、材料的堆放场地,布置供电、供水线路,核实地质地形,修通运输便道,对施工场地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核,绘制施工图,编制实施图和施工组织设计;
S2、用压路机进行基底碾压,使其压实度大于93%,选用3:7灰土铺设路基;
S3、在路基表面铺设沥青基层,沥青基层为40-80mm厚20-30粒径的青石子与微波沥青颗粒混合料,混合体积比为2:1;
S4、在沥青基层上铺设沥青连接层,沥青连接层为10-20mm厚5-10mm改质沥青颗粒;
S5、在沥青连接层上铺设道路面层,道路面层为20-30mm厚10-20mm粒径的青石子和高温沥青颗粒;
S6、利用沥青微波加热器配合燃气红外路面加热器同时对路面进行加热;
S7、利用压路机压实,使得路面的各层之间通过熔化的沥青结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2中基底碾压施工时,每5000平方米做一次击实试验,以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按技术规范要求路基填筑高度在300mm以上,选用8~10t的羊足碾由路中向路边压实,形成中高边低的1‰~3‰排水坡度,采用分层分块填筑以保证填筑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2施工前在基底上铺设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从下到上依次为一层石棉沥青,一层沥青浸制麻布,再一层石棉沥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底上铺设防水层之间喷涂一层乳化沥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沥青基层使用20-30粒径的青石子与微波沥青颗粒混合加工,然后直接利用三滚轴铺路机将混合料直接摊铺均匀,最后使用整平机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彬,未经吴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22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