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膜的补锂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1926.7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1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50/403;H01M50/449;H01M50/446;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郭宝煊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膜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膜的补锂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电池,对电池进行充电,使电池的负极析锂,以获得锂晶体;S2、剥离步骤S1中获得的锂晶体;S3、球磨步骤S2中得到的锂晶体,将其与有机溶剂、粘结剂混合制成混合液,并涂覆于待补锂的隔膜的至少一表面,完成隔膜的补锂。相比于常规的锂粉补锂,本发明的补锂方法采用致密的颗粒状锂晶体进行补锂,不仅比表面积远小于锂粉,且颗粒与颗粒之间不容易团聚,由此解决了锂粉在前期混合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团聚问题,另该锂晶体还具有粒径较大的优势,更容易将其分散均匀,进而解决了目前补锂技术存在浆料难以分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膜的补锂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及无记忆效应等特点而被人们广泛应用。而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普遍应用于3C数码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动力电池等领域。然而,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普及,消费者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需求不断提升,石墨负极因其能量本身的限制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硅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硅负极也有望成为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负极材料,然而硅的首先循环效率低,目前常用补锂技术来提升其性能。常用的负极补锂方法为锂粉、锂带或锂浆料的方式进行,其中锂粉和锂浆料方法仍存在浆料难以分散以及锂粉使用安全的问题。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目前负极补锂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隔膜的补锂方法,新的补锂方法不仅解决了锂粉等难以分散的问题,且提升了锂粉的使用安全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膜的补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电池,对电池进行充电,使电池的负极析锂,以获得锂晶体;
S2、剥离步骤S1中获得的锂晶体;
S3、球磨步骤S2中得到的锂晶体,将其与有机溶剂、粘结剂混合制成混合液,并涂覆于待补锂的隔膜的至少一表面,完成隔膜的补锂。
优选的,步骤S1中,获得的锂晶体的粒径为1μm~1cm。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电池的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至少一表面的导电碳层,所述锂晶体析出于所述导电碳层的表面。
优选的,步骤S2中,剥离的锂晶体掺杂有碳源。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电解液溶剂,所述电解液溶剂包括乙烯碳酸酯、丙烯碳酸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丙酸乙酯、丙酸丙酯、乙酸乙酯、正丁酸乙酯和γ-丁内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为丙烯酸酯或聚偏氟乙烯。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涂覆方法为喷涂或凹版印刷。
优选的,步骤S3中,涂覆完成后,降温,使得所述电解液溶剂冷却成固体。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隔膜的补锂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隔膜,由上述所述的隔膜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隔膜。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间隔于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隔膜为上述所述的隔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19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