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水热燃烧型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1906.X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1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罗俊伟;王大伟;王树众;李艳辉;杨文海;赫文强;汪文哲;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1/00 | 分类号: | F23D11/00;F23D11/36;F23D11/44;F23M5/08;F23M11/04;E21B43/243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燃烧 多元 流体 发生 装置 | ||
一种超临界水热燃烧型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包括轴向相接的上部端盖和下部端盖,上部端盖设置有轴向的中心筒,在中心筒内设置有轴向的高能加热棒,高能加热棒的加热方式为全长度加热,从而在筒内形成预热室,上部端盖底端中央为锥形空缺,中心筒向下伸入该锥形空缺内,且与该锥形空缺仅以中心筒侧面的喷口相通,上部端盖上有氧化剂入口、一级燃料入口和二级燃料入口;下部端盖内部分为上方的燃烧室和下方的混合室,燃烧室和混合室之间以带出口孔群的分隔部件隔开。本发明可实现燃料分级预热,分级燃烧的热自燃着火,同时通过双螺旋水冷壁来控制装置承压壁温度,从而保证了装置安全,可以用于超临界水热燃烧技术研究以及现场油田开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临界水热燃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临界水热燃烧型多 元热流体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稠油开采技术,目前油田主要使用地面注汽锅炉产生蒸汽,蒸汽注入 井下实施蒸汽吞吐、蒸汽驱或者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但是,以上几种 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热损失较大。地面蒸汽发生器的排烟热损失大约 为20%,地面输气管线的热损失大约为15%。(2)油藏深度有限。除蒸汽吞吐 的应用深度能够达到1800米之外,采收率较高的蒸汽驱和SAGD技术的应用深 度都在1200米之内。(3)地面蒸汽发生器占地面积较大。不能满足空间受限 的海上石油开采平台,从而限制了海上稠油的开采。(4)原料成本高,需要采用新型高效蒸汽发生装置来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以原油为燃料的超临界 水热燃烧技术及反应器未见涉及。
超临界水热燃烧(supercritical hydrothermal combustion,SCHC)是指燃料与氧化剂在超临界水环境中发生剧烈氧化反应,同时产生水热火焰的一种新型燃 烧方式。超临界水热燃烧技术的优点有:(1)处理彻底,无需后续处理。(2) 不会产生热力学氮氧化物等二次污染物。(3)水热火焰温度较高,有机污染物 完全降解所需停留时间大大减少,反应器的体积减小,反应器耗材减少。
相比于现有的稠油热采技术,超临界水热燃烧型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的优 势还在于:(1)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的燃烧更加稳定、高效、清洁,发生器的 结构更加紧凑、成本更低。(2)超临界水热燃烧蒸汽气体发生器能够产生更高 压力、温度的多元热流体,所以更适合用于稠油的开采。
然而,目前大多数水热燃烧装置均采用一次预热的热自燃着火方式,即全 部燃料和氧化剂在反应器外直接被加热至着火温度。这种预热方式增大了无机 盐于管道中析出,反应系统堵塞的可能性,不利于水热燃烧的安全进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临界水热燃 烧型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可实现燃料分级预热,分级燃烧的热自燃着火,冷 壁水通过双螺旋通道自下而上冷却降温保护燃烧室。通过将多元热流体采油技 术与超临界水热燃烧技术相结合,避免蒸汽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为深井、 超深井以及海上稠油开采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稠油热采装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临界水热燃烧型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包括轴向相接的上部端盖和 下部端盖,其中:
所述上部端盖设置有轴向的中心筒,在中心筒内设置有轴向的高能加热棒, 高能加热棒的加热方式为全长度加热且与中心筒等长,从而在筒内形成预热室, 所述上部端盖底端中央为锥形空缺,中心筒向下伸入该锥形空缺内,且与该锥 形空缺仅以中心筒侧面的喷口相通,所述上部端盖上有氧化剂入口、一级燃料 入口和二级燃料入口,其中,一级燃料入口连通中心筒的顶端,氧化剂入口连 通锥形空缺的顶端,二级燃料入口连通锥形空缺的锥面;
所述下部端盖内部分为上方的燃烧室和下方的混合室,燃烧室和混合室之 间以带出口孔群的分隔部件隔开,所述燃烧室的顶面与所述锥形空缺底面共面, 且无阻隔;所述混合室连通有掺混水入口。
优选地,所述中心筒的底端与锥形空缺底面共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未经武汉武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19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大擦地角海杂波采集测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