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水热燃烧型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1906.X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1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罗俊伟;王大伟;王树众;李艳辉;杨文海;赫文强;汪文哲;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1/00 | 分类号: | F23D11/00;F23D11/36;F23D11/44;F23M5/08;F23M11/04;E21B43/243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燃烧 多元 流体 发生 装置 | ||
1.一种超临界水热燃烧型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包括轴向相接的上部端盖(1)和下部端盖(16),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端盖(1)设置有轴向的中心筒,在中心筒内设置有轴向的高能加热棒(2),高能加热棒(2)的加热方式为全长度加热且与中心筒等长,从而在筒内形成预热室(18),所述上部端盖(1)底端中央为锥形空缺,中心筒向下伸入该锥形空缺内,且与该锥形空缺仅以中心筒侧面的喷口相通,所述上部端盖(1)上有氧化剂入口(4)、一级燃料入口(3)和二级燃料入口(6),其中,一级燃料入口(3)连通中心筒的顶端,氧化剂入口(4)连通锥形空缺的顶端,二级燃料入口(6)连通锥形空缺的锥面;
所述下部端盖(16)内部分为上方的燃烧室(7)和下方的混合室(10),燃烧室(7)和混合室(10)之间以带出口孔群(13)的分隔部件隔开,所述燃烧室(7)的顶面与所述锥形空缺底面共面,且无阻隔;所述混合室(10)连通有掺混水入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临界水热燃烧型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的底端与锥形空缺底面共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临界水热燃烧型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燃料入口(3)以水平方式连通中心筒的顶端,所述中心筒外壁设置螺旋通道,所述氧化剂入口(4)以水平方式连通螺旋通道的入口,螺旋通道的出口位于锥形空缺的顶端,且螺旋通道的入口对应位于中心筒的中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临界水热燃烧型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端盖(1)上还设置有火焰监测器(17),火焰监测器(17)的监测通道位于连通锥形空缺的锥面,监测锥形空缺内的燃烧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临界水热燃烧型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端盖(16)的内侧壁相应于燃烧室(7)的部分为双螺旋水冷壁(15),双螺旋水冷壁(15)的冷壁水入口(8)位于燃烧室(7)底端,冷壁水出口(19)位于燃烧室(7)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超临界水热燃烧型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旋水冷壁(15)以卡槽形式固定,底部收缩封闭,开有多个呈斜向角度喷孔组成出口孔群(13),作为燃烧室(7)内高温反应产物喷射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临界水热燃烧型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端盖(16)的侧壁设置测压器(11),测压器(11)的探头以水平方式接入混合室(10),以实时监测混合室(10)内反应产物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临界水热燃烧型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能加热棒(2)采用耐腐蚀合金材料,其功率根据反应需要实时调节,以螺纹形式在上部端盖(1)处固定,一直延伸到与二级燃料入口(6)齐平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临界水热燃烧型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7)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以及混合室(10)的中部均设置热电偶(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临界水热燃烧型多元热流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燃料入口(3)和二级燃料入口(6)所供入的燃料为原油、汽油、柴油、乙醇或煤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未经武汉武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19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大擦地角海杂波采集测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