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轨廓形磨耗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1673.3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9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赵鑫欣;王昊;王胜春;王宁;方玥;王乐;刘俊博;李海浪;任盛伟;魏世斌;胡晨;曹佳伟;肖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贾磊;刘飞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轨 磨耗 计算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钢轨廓形磨耗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钢轨的多组钢轨测量数据,并生成多个钢轨廓形;
根据所述待测钢轨的钢轨廓形和标准钢轨廓形,通过拉近处理得到多个第一钢轨廓形;
根据预设过滤算法,将每个第一钢轨廓形中的数据点进行过滤处理,得到多个第二钢轨廓形;
通过迭代最近点算法,对所述第二钢轨廓形和所述标准钢轨廓形进行匹配处理,得到多个匹配完成的第三钢轨廓形;
根据匹配完成的第三钢轨廓形和所述标准钢轨廓形,计算获得所述钢轨廓形磨耗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测钢轨的多组钢轨廓形测量数据,并生成多个钢轨廓形,包括:
按照预设距离采集获得待测钢轨的光条中心结果;
根据所述光条中心结果,结合预设坐标转换规则,获得多个钢轨廓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测钢轨的钢轨廓形和标准钢轨廓形,通过拉近处理得到多个第一钢轨廓形,包括:
将所述标准钢轨廓形的非接触侧的轨顶点作为第一基准点,以及所述标准钢轨廓形非接触侧的轨侧点作为第二基准点,所述轨顶点为钢轨顶面中间点,所述轨侧点为钢轨轨头侧面的最低点;
获得所述待测钢轨非接触侧的轨顶点坐标和轨侧点坐标;
根据所述待测钢轨非接触侧的轨顶点坐标和所述第一基准点,计算获得横向拉近值;
根据所述待测钢轨非接触侧的轨侧点坐标和所述第二基准点,计算获得纵向拉近值;
根据所述横向拉近值和所述纵向拉近值,对所述待测钢轨的钢轨廓形进行拉近处理,以获得第一钢轨廓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过滤算法,将每个第一钢轨廓形中的数据点进行过滤处理,得到多个第二钢轨廓形,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钢轨廓形中的像素点坐标;
计算任意两个像素点之间的距离;
确定每个像素点的邻域,所述邻域为以所述像素点为中心点的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像素点集合;
判断所述邻域内像素点数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邻域对应的中心点标记为核心点;
若不是,则判断所述邻域内的像素点是否存在核心点;
若所述邻域内的像素点存在核心点,则将所述邻域对应的中心点标记为边界点;
若所述邻域内的像素点不存在核心点,则将所述邻域对应的中心点标记为干扰点;
过滤掉所述干扰点,将所述核心点和所述边界点作为有效像素点,并形成所述第二钢轨廓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过滤算法为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过滤算法,将每个第一钢轨廓形中的数据点进行过滤处理,得到多个第二钢轨廓形之后还包括:
针对每个第二钢轨廓形进行如下处理:
确定所述第二钢轨廓形非接触侧的轨头侧面最高点坐标和轨头侧面最低点坐标;
根据所述轨头侧面最高点坐标和轨头侧面最低点,计算获得所述轨头侧面最高点到轨距点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所述轨头侧面最低点到轨顶点之间的第二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判断所述第二钢轨廓形是否为有效廓形;
若所述第二钢轨廓形是有效廓形,则保留所述第二钢轨廓形;
若所述第二钢轨廓形不是有效廓形,则删除所述第二钢轨廓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轨头侧面最高点到轨距点的水平距离;
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轨头侧面最低点到所述轨顶点的垂直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判断所述第二钢轨廓形是否为有效廓形,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在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内,且所述第二距离是否在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内;
若是,则所述第二钢轨廓形是有效廓形;
若不是,则所述第二钢轨廓形不是有效廓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未经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16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