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物料的余热回收循环利用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0527.9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戴方钦;潘卢伟;陈莉;代正武;房红涛;覃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虹工业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2 | 分类号: | F27D3/02;F27D9/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周宗贵;刘荣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物料 余热 回收 循环 利用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高温物料的余热回收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具体步骤:
(1)高温物料由进料机构从换热炉的炉顶进入炉膛内,高温物料进入炉膛后从上至下在布料装置的布料作用下均匀分布在炉膛内;
(2)鼓风机不断将低温循环气体通过均匀分布在换热炉炉底的进气孔通入炉膛中,低温循环气体在鼓风机作用下沿炉膛向上流动的过程中与沿布料装置向下流动的高温物料进行热交换,降温后的物料通过出料机构排出炉外,吸收物料热量后形成的高温气体通过位于换热炉炉顶的高温气体排气装置排入系统管道中;
(3)高温气体通过系统管道流动至余热锅炉进行热量利用,从余热锅炉排出的低温气体通过除尘装置除去在与高温物料进行热交换时混入的灰尘;
(4)经过除尘后的低温气体在鼓风机的作用下重新进入换热炉内进行循环利用,对高温物料进行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物料的余热回收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布料装置为多级伞状结构,其中包括2个以上内环布料单元和2个以上外环布料单元,内环布料单元和外环布料单元在换热炉中交叉布置;步骤(1)中高温物料进入炉膛后从上至下在布料装置的布料作用下均匀分布在炉膛内的具体步骤是物料经内环布料单元向下倾斜流动到外环布料单元上,再经外环布料单元向下流动到下一级内环布料单元上,如此逐级向下流动,使高温物料在布料装置的布料作用下均匀分布在炉膛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物料的余热回收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3)中高温气体通过系统管道流动至余热锅炉内通过用于发电、供给蒸汽或供给热水的方式进行余热利用。
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高温物料的余热回收循环利用方法的装置,至少包括换热炉和气体循环利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炉至少包括换热炉炉壳、布料装置、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换热炉炉壳的内衬为耐火材料,换热炉炉壳内的中心位置设有通过炉内支撑腿固定在炉壳内侧的中心柱,用于支撑换热炉炉壳的钢结构框架设在换热炉的外部,所述的布料装置由内环布料单元和外环布料单元构成,内环布料单元由布料支撑结构固定在中心柱上,外环布料单元由布料支撑结构固定在炉壳内,换热炉顶部的进料机构处于布料装置的正上方,换热炉炉底部的出料机构处于布料装置的正下方且通向炉外;
所述气体循环利用模块至少包括高温气体排气装置、系统管道、余热锅炉、循环气除尘装置和鼓风机,高温气体排气装置通过系统管道依次连接着余热锅炉、循环气除尘装置和鼓风机,鼓风机通过均匀分布在换热炉下方的进气孔将低温气体送入换热炉炉膛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物料的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料装置的内环布料单元和外环布料单元下部均安装有若干条布料支撑结构,用于稳固布料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物料的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柱由3条炉内支撑腿固定在换热炉炉壳上,使中心柱保持在炉膛的中心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物料的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炉炉壳内的耐火材料内衬由高强度耐磨耐火浇注料浇筑而成,内衬围成的圆柱形空间形成炉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虹工业炉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科虹工业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05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