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热交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0398.3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6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邓丽;高沙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1/02;F28F21/08;F01P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1.车用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水室(1)和第二水室(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室(1)和所述第二水室(2)之间,沿所述第一水室(1)和所述第二水室(2)长度方向均布,并互相平行设置的多根热交换管(3);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热交换管(3)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通过折叠工艺在横截面上形成对称的“J”形的折叠结构(31),再通过钎焊工艺将所述热交换管(3)一面对应两个所述“J”形的折叠结构(31)接合的位置连接成一体;
每一所述热交换管(3)的内部均被两个相应的所述“J”形的折叠结构(31)分割出两个独立的管状腔体(32);
每一所述“J”形的折叠结构(31)均包括对应相应的所述热交换管(3)两侧的外侧弯折部(33),对应相应的所述热交换管(3)中部,与另一所述“J”形的折叠结构(31)通过钎焊连接的中部弯折部(34),以及向相应的所述管状腔体(32)内侧弯折后与内壁通过钎焊连接的末端弯折部(35);
在横截面上,每一对所述中部弯折部(34)接合位置对应相应的所述热交换管(3)的外侧和内侧均通过钎焊形成焊缝;
在横截面上,每一末端弯折部(35)与相应的所述管状腔体(32)的内壁接合位置的两侧均通过钎焊形成焊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中部弯折部(34)在横截面上的弯折角度均小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末端弯折部(35)在横截面上均为对应圆心角为60°±20%的弧形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热交换管(3)的两端均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水室(1)的主片(4)和相应的所述第二水室(2)的主片(4)连接;
所述第一水室(1)的主片(4)和所述第二水室(2)的主片(4)均为铝合金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室(1)和所述第二水室(2)除相应的所述主片(4)之外的其他部分均采用塑料和/ 或橡胶制成;
所述第一水室(1)的主片(4)和所述第二水室(2)的主片(4)均通过扣压形式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水室(1)或者相应的所述第二水室(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室(1)和所述第二水室(2)均为全铝水室,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水室(1)的主片(4)和所述第二水室(2)的主片(4)均通过焊接方式与其余部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室(1)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水室(2)相应的端部之间均设有侧板(5);
每一所述侧板(5)与任一所述热交换管(3)均平行设置;
每两根相邻的所述热交换管(3)之间,以及每一所述侧板(5)与相应的所述热交换管(3)之间均设有热交换带(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板(5)朝向相邻的所述热交换管(3)的内侧,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多个防落带结构(7);
每一所述防落带结构(7)均包括沿相应的所述热交换带(6)的两侧,即所述第一水室(1)和所述第二水室(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相应的所述侧板(5)内侧垂直的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室(1)和所述第二水室(2)均通过法兰(8)设置相应的进出水口(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03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