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矿磁悬浮冷却装置及余热回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5239.4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5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吴梦;彭岩;李涛;班允鹏;沈福州;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李现艳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磁悬浮 冷却 装置 余热 回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矿磁悬浮冷却装置及余热回收工艺,包括烧结机、下料槽、冷却机构、余热回收机构及磁性机构,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机及风机Ⅰ,下料槽的一端与烧结机的出料口相连通,下料槽的另一端与冷却机的进料端相连通,风机Ⅰ通过输入管与冷却机的输气端相连,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管,回收管的一端与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回收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机的排气端相连;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出端通过风机Ⅱ与冷却机的输气端相连;磁性机构包括供磁装置、消磁装置、上磁板、下磁板及励磁装置;采用本专利不仅可保证烧结矿的有效冷却,而且可降低烧结矿冷却电耗、提高冷却烟气余热品质和余热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矿冷却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结矿磁悬浮冷却装置及余热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工业领域能源消耗量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30%左右,工业余热利用率低是造成能耗高的重要原因。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烧结工序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5%左右,仅次于炼铁工序位居第二,烧结节能在钢铁企业节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烧结过程中热烧结矿显占总热耗的40%以上,充分利用此部分余热是烧结节能的关键所在。现阶段国内烧结矿冷却主要采用环式冷机或者带式冷却机, 当前这种烧结矿冷却工艺,在进行余热利用时存在如下问题:①系统漏风问题不能根除,更会逐步恶化,余热利用效率衰减快;②烟气温度较低(一般300℃~400℃),余热利用效率低;③料层阻力大,冷却风机电耗较高,导致余热发电系统效益不显著。因此,对烧结矿现有冷却工艺进行优化完善,解决烧结余热利用固有难题,对降低烧结过程能耗、提高钢铁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瓶颈,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结矿磁悬浮冷却装置及余热回收工艺,本专利通过在冷却机台车底部和顶部之间建立电磁场,利用烧结矿铁磁特性,通过控制电磁场强度大小,将烧结矿悬浮而“膨化”,从而减小料层阻力、强化传热,最终提高换热后的烟气温度至450℃以上。采用专利不仅可保证烧结矿的有效冷却,而且可降低烧结矿冷却电耗、提高冷却烟气余热品质和余热利用效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烧结矿磁悬浮冷却装置,包括烧结机、下料槽、冷却机构、余热回收机构及磁性机构,冷却机构包括用于对物料进行冷却的冷却机及对冷却机内部鼓入冷风的风机Ⅰ,下料槽的一端与烧结机的出料口相连通,下料槽的另一端与冷却机的进料端相连通,风机Ⅰ通过输入管与冷却机的输气端相连,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管,回收管的一端与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回收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机的排气端相连;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出端通过风机Ⅱ与冷却机的输气端相连;磁性机构包括供磁装置、消磁装置、上磁板、下磁板及用于给上磁板及下磁板提供磁性的励磁装置。
进一步的,下料槽倾斜设置在烧结机和冷却机之间,下料槽的最高端与烧结机的出料端相连,下料槽的最低端与冷却机的进料端相连。
进一步的,冷却机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收集热气的集烟罩,若干个集烟罩均通过连接管与回收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供磁装置用于对进入冷却机内部的物料提供磁性,该供磁装置设置在冷却机进料端的上方。
进一步的,消磁装置用于对从冷却机中排出的磁性物料进行消磁,该消磁装置设置在冷却机出料端的上方。
进一步的,上磁板设置在冷却机内物料的上方,下磁板设置在冷却机的下方。
进一步的,上磁板与下磁板均与励磁装置相连。
进一步的,集烟罩的顶部设置有烟囱。
一种烧结矿磁悬浮冷却装置的余热回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烧结机出来的物料,通过下料槽进入冷却机;
步骤二、开启励磁装置,物料经冷却机进料端的供磁装置后带有磁性,物料继续在冷却机上逐步平移,在移动过程中,上磁板和下磁板之间产生的磁场,物料在冷却机内悬浮膨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52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电厂供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回转窑冷却烧结矿的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