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番木瓜蚜虫的增效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5056.2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5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郑剑;陈仕淼;余江敏;潘祖建;何江;欧景莉;朱杨帆;黄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31/16 | 分类号: | A01N31/16;A01N47/40;A01N51/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高倩倩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番木瓜 蚜虫 增效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番木瓜蚜虫的增效组合物。一种防治番木瓜蚜虫的增效组合物,所述增效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由丁香酚与噻虫啉、环氧虫啉或戊吡虫胍二元复配而成。本发明增效组合物中两种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时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番木瓜蚜虫的防治效果,进而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和减轻环境压力;同时还可以降低使用单一化学药剂带来的抗药性风险。另外,本发明增效组合物对番木瓜蚜虫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可以为开发防治番木瓜蚜虫的新型化学药剂提供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番木瓜蚜虫的增效组合物。
背景技术
蚜虫是番木瓜环斑花叶病的主要昆虫媒介之一,主要由桃蚜和棉蚜;蚜虫的成虫和若虫吸食嫩芽幼叶的汁液,致使新叶皱缩和扭曲,其排出的蜜露可引起煤烟病;更为严重的是可以传播番木瓜环斑花叶病毒病,番木瓜环斑花叶病的病原病毒随着汁液吸入蚜虫体内,使蚜虫成为带毒蚜虫,当带毒蚜虫再去吸食健康植株时,便把病毒传播给健康植株,其传播病毒所造成的损失远比自身直接危害严重的多。化学药剂是防治番木瓜蚜虫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但长期施用单一化学药剂容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同时还会引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一些列问题。
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不同组织中的一类重要次生代谢物质,对昆虫具有熏蒸、触杀、抑制取食以及阻碍生长发育的作用。丁香酚,化学名为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化学式为C10H12O2,是许多精油的重要成分。有人研究了丁香酚、肉桂油、香茅油和α-松油醇等四种植物精油成分对枸杞棉蚜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这四种植物精油成分中丁香酚对枸杞棉蚜成蚜的毒杀作用最强,并发现这些植物精油成分对枸杞棉蚜乙酰胆碱酯酶和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将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目前研制农药新产品和防治抗性病虫害的一种有效快捷的方式。不同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后,会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发明人通过大量室内生物活性试验发现丁香酚与噻虫啉、环氧虫啉或戊吡虫胍在一定质量比范围内进行复配时对番木瓜蚜虫表现出增效作用,目前还未见到相关复配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番木瓜蚜虫的增效组合物,以解决长期使用单一化学药剂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番木瓜蚜虫的增效组合物,所述增效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由丁香酚与噻虫啉、环氧虫啉或戊吡虫胍二元复配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丁香酚和噻虫啉的质量比为1-30:30-1;
作为优选,所述丁香酚和环氧虫啉的质量比为1-15:40-1;
作为优选,所述丁香酚和戊吡虫胍的质量比为1-9:9-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增效组合物中两种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时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番木瓜蚜虫的防治效果,进而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和减轻环境压力;同时还可以降低使用单一化学药剂带来的抗药性风险。
(2)本发明增效组合物对番木瓜蚜虫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可以为开发防治番木瓜蚜虫的新型化学药剂提供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供试药剂:99%丁香酚原药、98%噻虫啉原药、95%环氧虫啉原药、96%戊吡虫胍原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50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