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甲基铟的粒径控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4097.X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1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汪晶;孙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亚格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0 | 分类号: | B01J2/00;B02C17/10;B02C1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杨静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粒径 控制 工艺 | ||
1.一种三甲基铟的粒径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三甲基铟精馏产出的成品在惰性气氛保护下,使用筛网确定其初始状态粒径分布;且三甲基铟精馏产出的成品颗粒为最大粒径≤10mm,其中0.6mm的颗粒重量占比≤50%;
步骤二:惰性气体氛围下,将上述三甲基铟颗粒与填料混合加入混磨装置中,并对混磨装置进行漏率测试;所述填料为1.5*2mm~5*5mm不锈钢三角弹簧;
步骤三:将完全密封的混磨装置安装好,启动混合,并对混磨装置进行整体伴热,待达到30-60℃后开始混磨36-72h,之后先停伴热,待混磨装置降至室温后,停混合;
所述混磨转速为5~60r/min;填料的堆积密度为0.8~2.0g/cm3;三甲基铟与填料的混合体积比范围为:0.1~2;三甲基铟与填料混合体积不超过混磨装置容积的80%;
抑或所述混磨转速为10~30r/min;填料的堆积密度为1~1.4 g/cm3;三甲基铟与填料的混合体积比范围为:0.2~0.8;三甲基铟与填料混合体积不超过混磨装置容积的30~60%;
且伴热温度呈梯度变化,首先升到30-40℃,之后再升到40-60℃,再降到30-40℃,每小时升5℃,每个温度点维持1小时;
步骤四:将混磨装置移至惰性气氛下,打开混磨装置,倒出三甲基铟固体,进行筛分并称重计算粒径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三甲基铟的粒径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磨装置为球磨机、锥形混料机、V型混料机以及卧式混料机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亚格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亚格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40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难燃防潮超强刨花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抑菌型无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