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绑定区的对位标记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3672.4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7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祝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F9/33;H01L23/544;H05K1/02;H05K1/11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杨瑞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绑定 对位 标记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绑定区的对位标记识别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与显示面板绑定区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以及位于显示面板背部的背板;绑定区包括外漏电极组,柔性电路板包括连接电极组,连接电极组与外漏电极组对位压合;对位标记至少位于外漏电极组一侧空白处,具体地,外漏电极组两侧设置有虚拟电极组,对位标记设置在虚拟电极组表面,对位标记用于识别显示面板绑定区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的精度;其中,背板对应对位标记位置上设置有黑色遮光层,黑色遮光层能消除对位标记因气泡、底色差异造成的影响,从而改善对位标记的位置的微观图片清晰度,提高识别柔性电路板绑定的精度,从而提升显示装置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绑定区的对位标记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通信行业中,手机、电视、平板、笔记本、数码相机等产品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各种显示设备也正向更大尺寸、更大屏占比、柔性屏发展,在柔性屏的生产过程中,目前的产品设计易出现以下问题:1、柔性电路板贴合绑定区后背板产生气泡,影响显示面板正面对位标记的识别;2、针对某些客户要求补强板设计屏蔽层,屏蔽层材质一般为银色吸波材,对位标记一般选择金属钼,颜色为银白色和灰棕色,刚好与屏蔽层颜色接近,不容易识别,在绑定区生产过程中,弯折至北部,对位标记的颜色受银色吸波材底色影响,在识别时易误抓或抓取失败;以上异常都会影响设备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精度。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绑定区的对位标记识别方法,以解决上述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的绑定区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对位的精度识别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绑定区的对位标记识别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的绑定区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对位的精度识别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区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以及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部的背板;所述绑定区设置有对位标记,所述对位标记用于识别所述显示面板绑定区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的精度;其中,所述背板对应所述对位标记位置上设置有黑色遮光层。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绑定区包括外漏电极组,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连接电极组,所述连接电极组与所述外漏电极组对位压合;其中,所述对位标记至少位于所述外漏电极组一侧空白处。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外漏电极组两侧设置有虚拟电极组,所述对位标记设置在所述虚拟电极组表面。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对位标记为十字形结构,所述十字形结构的材料为金属钼。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背板包括透明PET基膜和位于所述透明PET基膜上的透明压敏胶层,所述黑色遮光层为一片完整的结构,且所述黑色遮光层与所述透明PET基膜边缘齐平;
所述黑色遮光层位于所述透明压敏胶层远离所述透明PET基膜一侧;或者,所述黑色遮光层位于所述透明PET基膜远离所述透明压敏胶层一侧,或者,所述黑色遮光层位于所述透明PET基膜和所述透明压敏胶层之间。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背板包括透明PET基膜和位于所述透明PET基膜上的透明压敏胶层;所述对位标记包括位于所述绑定区两侧的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二对位标记,所述背板对应所述第一对位标记设置有第一黑色遮光层,所述背板对应所述第二对位标记设置有第二黑色遮光层。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透明压敏胶层两侧分别设置为第一隔断区和第二隔断区,所述第一黑色遮光层和所述第二黑色遮光层分别填补于所述第一隔断区和所述第二隔断区内。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透明PET基膜和所述透明的压敏胶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所述第一黑色遮光层和所述第二黑色遮光层分别填补于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3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