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人机网捕的伞网收纳包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2635.1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7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凯;马啸民;何飞;白鹤;侯彩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1/02 | 分类号: | F41H11/02;B64D17/40;B64D17/6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程力 |
地址: | 441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人机 网捕 收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网捕的伞网收纳包,包括伞包及封包叶片、网包;伞包包括圆环筒、圆底、伞绳兜;网包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扇形单元,各扇形单元的外侧壁分别通过连接带与环形圆筒的外侧壁连接;收纳时,降落伞的伞衣位于伞包主体内、伞绳以“几”字叠放在各伞绳兜中,捕网的网面均分在各扇形单元的容纳空间内且网面中心与降落伞相连,扇形单元合拢,封包绳收口;工作时,捕网的网面带动各扇形单元分开且从各扇形单元中有序抽出,捕网展开并捕获无人机后,无人机撞网产生的冲击将封包绳剪断,降落伞从伞包中有序抽出,降落伞携带捕网及无人机降落。该收纳包确保了捕网能有序、可靠的展开并随降落伞降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捕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网捕的伞网收纳包。
背景技术
网捕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无损反黑飞拦截方式,网捕无人机可实现无附加损伤、便于取证追责。为了使捕网顺利网住无人机,需要捕网抛射展开,目前捕网工作时存在以下问题:1)抛射展开过程中,捕网容易缠绕,从而失效;2)捕网捕获黑飞无人机后需要随飞行载具一起移动,增加了载机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网捕的伞网收纳包,该收纳包确保了捕网能有序、可靠的展开,降落伞携带捕网及无人机降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无人机网捕的伞网收纳包,包括用于收纳降落伞的伞包、用于收纳捕网的网包、连接带、封包叶片;伞包包括圆环筒、圆底、轴向的且沿周向分布在圆环筒内壁上的伞绳兜,圆环筒和圆底组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伞包主体;网包位于伞包主体开口端一侧,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扇形单元,扇形单元内的容纳空间朝向远离伞包的一端开口,各扇形单元的外侧壁分别通过连接带与环形圆筒的外侧壁连接,扇形单元通过连接带向径内翻转时合拢成圆柱体、向径外翻转后分开;封包叶片为径向且沿周向分布在伞包主体开口端,各封包叶片末端的封包扣袢通过封包绳串联;收纳时,降落伞的伞衣位于伞包主体内、伞绳以“几”字叠放在各伞绳兜中,捕网的网面均分在各扇形单元的容纳空间内且网面中心与降落伞相连,扇形单元合拢,封包绳收口;工作时,捕网的网面带动各扇形单元分开且从各扇形单元中有序抽出,捕网展开并捕获无人机后,无人机撞网产生的冲击将封包绳剪断,降落伞从伞包中有序抽出,降落伞携带捕网及无人机降落。
进一步地,扇形单元内的容纳空间分隔为若干个轴向的小隔仓。
进一步地,封包绳通过打结的方式收口。
进一步地,捕网的网面为正六边形,网包采用六个扇形单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收纳包将降落伞和捕网各自独立收纳在伞包和网包中,避免了二者纠缠,降落伞的伞绳和伞衣通过伞绳兜分隔,避免了降落伞缠绕,网包能够在捕网展开时展开,避免了捕网钩挂,确保了捕网能有序、可靠的展开,捕网捕获黑飞无人机后,封包绳解锁,降落伞携带捕网及无人机降落,减少了飞行载具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伞包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无人机网捕的伞网收纳包的示意图。
图中:1-伞包;11-圆底;12-圆环筒;13-伞绳兜;2-扇形单元;21-小隔仓;3-封包叶片;31-封包绳;4-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26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