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机避障方法及系统、无人机集群避障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1691.3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5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马海旭;周宁;曲东明;陈冠宇;杨云瑞;金雪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董领逊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方法 系统 集群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避障方法及系统、无人机集群避障方法及系统,主要包括:获取动态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和拟线性变参模型,反演预测所述动态障碍物的飞行轨迹;基于所述飞行轨迹,确定无人机与所述动态障碍物之间的碰撞时间区间;基于所述碰撞时间区间,确定所述无人机是否进入碰撞区域,并当所述无人机进入所述碰撞区域时,根据所述无人机与所述动态障碍物之间的相对位置,选择相应的避障方案。本发明无需建模,只需要根据基于位置信息和拟线性变参模型,就能够反演预测动态障碍物的飞行轨迹,达到精准预测动态障碍物的移动轨迹,精准避障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动态避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避障方法及系统、无人机集群避障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无人机在基础设施检测、地下矿藏探测、事故搜救、测绘和精准农业等多个应用领域中均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一般场景下,无人机飞行任务是不考虑动态障碍物的影响,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飞行事故往往也是动态障碍物造成,因此在复杂环境中需要多机编队协同飞行,共同应对不明飞行物,而无人机编队需要确定动态障碍物的移动轨迹。
在无人机动态避障技术领域,主要采用非线性预测模型来预测移动障碍物轨迹,但是此方法局限于非线性预测模型,不适用于预测未知障碍物及其未知轨迹的动态障碍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避障方法及系统、无人机集群避障方法及系统,能够精准预测动态障碍物的移动轨迹,并达到精准避障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无人机避障方法,包括:
获取动态障碍物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和拟线性变参模型,反演预测所述动态障碍物的飞行轨迹;
基于所述飞行轨迹,确定无人机与所述动态障碍物之间的碰撞时间区间;
基于所述碰撞时间区间,确定所述无人机是否进入碰撞区域,并当所述无人机进入所述碰撞区域时,根据所述无人机与所述动态障碍物之间的相对位置,选择相应的避障方案。
可选的,所述获取动态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基于激光雷达和双目相机共同获取动态障碍物的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和拟线性变参模型,反演预测所述动态障碍物的飞行轨迹,具体包括:
基于拟线性变参模型确定动态障碍物飞行轨迹所满足的状态方程;
基于所述位置信息计算动态障碍物加速度和动态障碍物速度;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连续采集的5个位置点信息;
根据所述状态方程、所述动态障碍物加速度和所述动态障碍物速度,计算所述动态障碍物的系统参数和推力加速度;
根据所述动态障碍物的系统参数和推力加速度,反演预测所述动态障碍物的飞行轨迹。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飞行轨迹,确定无人机与所述动态障碍物之间的碰撞时间区间,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飞行轨迹,计算全局任一维度下无人机与所述动态障碍物的动态距离;
在标定维度下,将所述动态距离小于碰撞区距离的时间区间确定为局部时间区间;所述标定维度为任一维度;
将所有所述局部时间区间进行并集操作,构成碰撞时间区间。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碰撞时间区间,确定所述无人机是否进入碰撞区域,具体包括:
判断不同维度下的所述局部时间区间之间是否有交集;
若是,则所述无人机进入碰撞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16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网球训练的陪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掌形灵芝盆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