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抗风环保除油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1275.3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1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申屠梦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屠梦瑶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08;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泓呈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0 | 代理人: | 王丰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环保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抗风除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抗风环保除油设备,它包括船体、拉绳、吸油设备、收集箱、泵、吸油管,本发明中在收集油前首先控制气管的第一气口打开,使得气管内的气体排出,在气管内的气体排出后,安装在气管上的弹性囊就会收缩,使得浮杆内隔板两侧的空间相通,之后通过第二气口对浮杆内充气,在浮杆内气体充满后,对气管内充气,使得安装在气管上的弹性囊鼓起将浮杆内隔板两侧的通道关闭,这种状态下,浮杆在水面上具有一定的浮力,可刮动水面上的油;这种情况下,即使浮杆上出现漏洞,那么也只会将该漏洞所处的两个隔板之间的气体漏掉,不会影响其它位置的气体,浮杆还可以继续使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风除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抗风环保除油设备。
背景技术
海上溢油的事故层出不群,溢油污染越演愈烈,虽然海洋对石油污染有自净能力,但不是无限的。石油进入海洋后造成的污染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通常1升石油完全氧化需要消耗40万升海水中溶解氧,因此,一起大规模溢油污染事故能引起大面积海域严重缺氧,使大量鱼虾、海鸟死亡,或使经济鱼、虾、贝类产生油臭味,降低海产品的质量。
目前处理的方法是先用浮子围油栏将油围起来,并集中在一定的小的区域内,之后利用专用的吸油船对被集中起来的油进行收集;收集过程中,水面上常会伴有浪花,在浪花的影响下,收集油设备的集油臂在遇到浪花时,浪花会带油越过集油臂使得吸油过程出现漏油现象,漏油现象发生后,在吸油区域后侧还会有零散的油膜分布,还需重新进行吸油,降低了吸油的百分量,增加了吸油的时间。吸油设备的集油臂漂浮在水面上,并且以一定的深度沉入水中,将油膜集中到油提取设备入口处,利用油提取设备进行提取,在集中过程中,吸油设备带着集油臂运动中,集油臂会产生阻力,无形中要求集油船具有大的推拽功率,增加吸油设备的成本。
本发明设计一种海上抗风环保除油设备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海上抗风环保除油设备,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海上抗风环保除油设备,它包括船体、拉绳、吸油设备、收集箱、泵、吸油管,其中船体后方的两侧对称的安装有两个吸油设备。
上述吸油设备包括提取设备、浮球、前集油臂、后集油臂、第二摆杆、齿轮、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浮杆、第四摆杆、安装杆、连接杆、隔板、球罩、弹性囊、气管,其中第二摆杆的一端摆动安装在船体外侧的船壁面上,提取设备安装在第二摆杆的另一端,第二摆杆与提取设备铰接;两个后集油臂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个铰接轴摆动安装在提取设备的上侧,靠近船体一侧的后集油臂的另一端与船体外侧船壁面铰接;靠近船体一侧的后集油臂、第二摆杆、船体外侧壁面和提取设备组成了平行四边形结构;两个后集油臂与提取设备之间的两个铰接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齿轮,两个齿轮相互啮合;第二摆杆与船体外侧壁面之间安装有第一液压杆;两个前集油臂分别通过两个第四摆杆摆动安装在两个后集油臂的前侧,四个第四摆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对应的前集油臂和后集油臂连接;两个前集油臂、两个后集油臂和四个第四摆杆组成了两组对称分布的平行四边形结构;靠近船体的后集油臂与第四摆杆之间安装有第二液压杆;两个前集油臂之间通过导向滑套、导向滑块和第一摆杆传动链接。
上述两个后集油臂中远离船体的后集油臂的一侧摆动安装有一个浮球。
上述两个前集油臂和两个后集油臂的下侧均均匀的安装有多个连接杆,每个连接杆的下端均通过球铰的方式安装有一个安装杆,安装在同一个集油臂下侧的安装杆的另一端分别安装有一个中空的浮杆,浮杆与对应集油臂下侧的各个安装杆之间均通过球铰的方式连接;所述浮杆的一端具有第二气口,每个浮杆的内侧均匀的安装有多个隔板,每个隔板的中间均具有具有缺口的球罩;每个浮杆的内侧均安装有一个气管,气管上具有均匀分布的弹性囊,安装在气管上的弹性囊与对应浮杆内的球罩一一对应配合;弹性囊被充满后会将球罩堵死;气管上具有第一气口,第一气口穿出浮杆外侧。
上述船体的前侧与远离船体的两个前集油臂之间分别安装有一股拉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屠梦瑶,未经申屠梦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12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垫子类型保护结构的支撑系杆
- 下一篇:一种dtro导流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