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暖炉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1008.6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5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卢宇聪;邱振春;徐麦建;杨志杰;梁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9/10;F24H1/12;F24H9/1836;F24H9/20;F24H15/174;F24H15/305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别亚琴 |
地址: | 5283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暖炉 及其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采暖炉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采暖炉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进水管的第一流量值;若进水管的第一流量值大于第一流量预设值,则在进水管的第一流量值小于第二流量预设值或进水管的第一流量值的变化值小于第一预设变化值的条件下,控制采暖炉运行零冷水内循环模式;采暖炉处于零冷水内循环模式时,若采暖炉的实际功率大于采暖炉的额定功率的80%,则增大第一出口端的第一开度直至卫浴出水管的第一实际出水温度等于卫浴出水管的第一目标出水温度;其中,第二流量预设值大于第一流量预设值。利用该采暖炉的控制方法,可同时兼顾用户的卫浴用水需求和供暖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采暖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暖炉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采暖炉是指利用燃气燃烧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并通过暖气管道和散热器来实现供暖需求的热水锅炉。
目前的采暖炉包括采暖热水、卫浴热水两用型采暖炉,虽然这种两用型采暖炉能提供采暖热水和卫浴热水,但是,这种两用型采暖炉不能同时提供采暖热水和卫浴热水,也就是说,这种两用型采暖炉无法同时兼顾用户的卫浴用水需求和供暖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两用型采暖炉无法同时兼顾用户的卫浴用水需求和供暖需求问题,提供一种采暖炉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采暖炉的控制方法,所述采暖炉包括供暖出水管、进水管、卫浴出水管和卫浴回水管;
所述供暖出水管的出水端分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流体用于与所述进水管的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
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于所述卫浴出水管;
所述卫浴回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卫浴出水管;
所述采暖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连接处的分流阀,所述分流阀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出口端和连接于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出口端,所述采暖炉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进水管的第一流量值;
若所述进水管的第一流量值大于第一流量预设值,则在所述进水管的第一流量值小于第二流量预设值或所述进水管的第一流量值的变化值小于第一预设变化值的条件下,控制所述采暖炉运行零冷水内循环模式;
所述采暖炉处于所述零冷水内循环模式时,若所述采暖炉的实际功率大于所述采暖炉的额定功率的80%,则增大所述第一出口端的第一开度直至所述卫浴出水管的第一实际出水温度等于所述卫浴出水管的第一目标出水温度;
其中,所述第二流量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流量预设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暖炉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采暖炉处于所述零冷水内循环模式时,若所述采暖炉的实际功率不大于所述采暖炉的额定功率的80%,则在所述卫浴出水管的第一目标出水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目标出水温度且所述卫浴出水管的第一目标出水温度大于50℃的条件下,关闭所述第二出口端,并使所述第一出口端的第一开度增大至最大开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暖炉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卫浴出水管的第一目标出水温度小于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目标出水温度且所述卫浴出水管的第一目标出水温度小于或等于50℃,则在所述卫浴出水管的第一实际出水温度小于所述卫浴出水管的第一目标出水温度的条件下,判断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实际出水温度与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目标出水温度之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供暖温度差值且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实际出水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50℃;
若否,则提升所述采暖炉的实际功率,并增大所述第一出口端的第一开度直至所述卫浴出水管的第一实际出水温度等于所述卫浴出水管的第一目标出水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1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