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行为心理学的儿童心理分析机器人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7906.5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3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斐;李守毅;刘剑;何欣峰;杨小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淘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6 | 分类号: | A61B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段媛媛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行为 心理学 儿童心理 分析 机器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行为心理学的儿童心理分析机器人及方法。本发明的核心构思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儿童对学习机器人的使用行为监督儿童的心理健康的构思,具体是通过学习娱乐模块为儿童提供学习资源和玩乐资源;通过使用情况统计模块统计儿童对学习娱乐模块的使用行为;通过微处理模块根据儿童对学习娱乐模块的使用行为的统计结果,形成心理健康报告;通过安全提醒模块对心理健康报告进行监督,在心理健康报告异常时进行提醒。本发明的基于行为心理学的儿童心理分析机器人,通过对儿童使用电子学习娱乐设备的具体行为进行分析,监督儿童的心理状态变化,进行行为心理侧写,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提醒,及早治疗,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心理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行为心理学的儿童心理分析机器人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儿童年龄小,心智发育不成熟,使得家长对于儿童的一些特殊行为并未引起关注,总认为小孩子长大了就会改善。这就使得家长对于儿童一些早期的心理问题并未引起重视,很容易导致儿童的心理疾病加深,引发心理问题,例如自闭症。
目前,缺乏对儿童心理疾病早期状况的检测或监督手段,更多的依赖于家长的主动关心、照顾而改善。只有当心理疾病发展到中后期,才会引起家长的注意,去寻找心理医生解决问题,但此时心理疾病已经有了严重化的趋势,治疗效果十分有限。
因此,亟需一种基于行为心理学的儿童心理分析机器人及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行为心理学的儿童心理分析机器人及方法,通过以上形式,能够根据儿童行为,进行行为心理侧写,以实现早发现,早预防,以保证儿童的心理健康。
关于上述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行为心理学的儿童心理分析机器人,包括:
学习娱乐模块,用于为儿童提供关于若干应用单元的学习资源和玩乐资源;
使用情况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儿童对所述学习娱乐模块的使用行为;
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儿童对所述学习娱乐模块的使用行为的统计结果,形成心理健康报告;
安全提醒模块,用于对所述心理健康报告进行监督,并在所述心理健康报告异常时,进行提醒。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学习娱乐模块包括提问答疑单元和故事讲读单元,其中:
所述提问答疑单元用于通过语音答复儿童提出的问题;
所述故事讲读单元用于为儿童讲读故事。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使用情况统计模块包括使用偏好分析单元,用于分析儿童针对所述学习娱乐模块中各所述应用单元的喜好偏向,并形成使用偏好报告。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使用情况统计模块还包括问答偏向分析单元,用于对儿童在所述学习娱乐模块的使用过程中所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记录并分析,并对问题的集中偏向和集中偏向内容进行记录,形成问答偏向报告。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使用情况统计模块还包括故事喜好分析单元,用于对儿童在所述学习娱乐模块中听故事的偏向喜好、偏向喜好故事的内容和类型进行记录和分析,以形成故事喜好报告。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使用情况统计模块还包括学情分析单元,用于对儿童在所述学习娱乐模块中的各项学习记录进行记录和分析,以形成学情分析报告。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微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使用偏好报告、所述问答偏向报告、所述故事喜好报告和所述学情分析报告进行统合分析,以构建用户的行为心理模型,并形成心理健康报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淘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淘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7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