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土工格栅及其生产方法、生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7041.2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郑能欢;朱法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瀚管道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B29C48/00;B29C48/07;B26F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土工 格栅 及其 生产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土工格栅及其生产方法、生产设备。其中,该生产方法包括:用多条金属带和塑料材料通过挤出方式成型形成复合带材,该复合带材包括多条肋和肋之间的塑料母板;在该塑料母板上进行打孔,把开孔的该复合带材用作复合土工格栅。本发明通过本发明通过采用现有的按照CJ/T270标准生产塑钢缠绕管带材的方法,以生产复合土工格栅的带材,在该带材上冲孔即得到复合土工格栅。该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复合土工格栅的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升复合土工格栅的生产效率。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复合土工格栅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工格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土工格栅及其生产方法、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CJ/T 270标准:是建设部于2007年12月21日发布的一个行业标准,该标准规定用钢带与聚乙烯(中密度或高密度)通过挤出方式成型的塑钢复合带材,经缠绕焊接制成的塑钢缠绕管的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材料,产品结构,分类和连接方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贮存。
土工格栅是一种主要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其他土工合成材料相比,它具有独特的性能与功效,常用作加筋土结构的筋材或复合材料的筋材等。现有技术的土工格栅主要包括如下几类:
(1)钢塑土工格栅:是由钢塑加筋带经新颖工艺复合而成,由于此产品表面延压成具有规则的粗花纹,铺设于换填土层中承受了巨大的抗应力和与填土之间的摩擦力,整体上限制了地基土的剪切、侧面挤出及隆起。并且,由于加筋土垫层的刚度较大,有利于上部基础荷载的扩散并较均匀地传递,分布到下部软土层上,较好地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由于加筋土垫层的作用,加大了压缩层范围内地基的整体刚度,有利于调整地基的变形。使用了钢塑加筋土工格栅而形成的加筋土复合垫层属于柔性结构物,能很好地吸收地震的能量,故其抗震性能好。但其缺点是只能通过延压生产成型生产速度慢慢,受压能力有限,而且不能用作雨水箅子使用。
(2)金属格栅:由水平方向及坚直方向焊接成直角的金属格栅,强度高,但加工成本高,效率低。
(3)纯塑格栅及玻璃钢格栅:是经过挤压模具加工或是注塑加工而而成,强度一般,但加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现有技术的土工格栅在生产加工和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1)钢塑土工格栅:只能通过延压生产成型生产速度慢慢,受压能力有限,而且不能用作雨水箅子使用。
(2)金属格栅、纯塑格栅及玻璃钢格栅:加工成本高,效率低,且纯塑格栅及玻璃钢格栅强度不够高。
钢塑土工格栅等复合土工格栅是土工格栅应用最多的类型,如何提高复合土工格栅的生产效率是土工格栅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土工格栅的生产方法和生产设备,能够高效地生产出复合土工格栅。
为此,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土工格栅,由上述的复合土工格栅的生产方法和生产设备制得。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土工格栅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用多条金属带和塑料材料通过挤出方式成型形成复合带材,该复合带材包括多条肋和肋之间的塑料母板;在该塑料母板上进行打孔,把开孔的该复合带材用作复合土工格栅。
其中,该塑料母板的塑料厚度大于包裹肋的塑料厚度的2倍,即E12E2,E1为该塑料母板的塑料厚度,E2为包裹肋的塑料厚度。
其中,该塑料母板形成于该肋的中部,该复合土工格栅形成多个倒“工”字型的结构;该塑料母板形成于该肋的一端,该复合土工格栅形成多个“凵”字型的结构。
其中,该孔为通孔,该孔的数量为多个,该多个孔的位置交错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瀚管道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瀚管道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70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