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部带有反馈油路的机油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96448.3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8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孟宾宾;朱圣明;张宪;朱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龙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44 | 分类号: | F01L1/344 |
代理公司: | 无锡嘉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8 | 代理人: | 张华伟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部 带有 反馈 油路 机油 控制 |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部带有反馈油路的机油控制阀,包括阀体,阀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油口,且阀体的内部两侧分为A油道和B油道,本发明是通过在机油控制阀的内部设置换向杆组件,使A油道内部的机油对B油道的油压进行补充,进而加快可变气门正时调节系统的调节速度,保持相位稳定;同时还可以采用钢片和钢套替代弹片进行使用,在A油道或是B油道内部油压增大后,通过钢片在第二连接套的内部滑动或是钢套在第三连接套内部的滑动,使A油道和B油道连通,实现A油道和B油道之间的油压相互补充,调整配气正时系统的调节角度,有效减小机油的损耗,实现低油压工况下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快速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部带有反馈油路的机油控制阀。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要求由国V升级为国IV,对发动机内部机油损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常见的可变气门正时调节系统主要采用油泵向机油控制阀输出油压为驱动力进行工作,其中从相位器A/B油道排出的油直从机油控制阀的T口排出,机油的损耗量比较大,从而对发动机油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油压及泵油量需求,导致发动机系统结构更复杂;当凸轮轴负载扭矩大时,必须依靠高驱动油压比来补偿机油泄漏,尤其在主油道低油压工况条件下,容易出现可变气门正时调节系统的响应速度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内部带有反馈油路的机油控制阀,该机油控制阀用于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用于调整配气正时系统的调节角度,减小机油损耗,实现低油压工况下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快速响应。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部带有反馈油路的机油控制阀,解决了目前在可变气门正时调节系统中油泵内部所采用的机油控制阀存在对机油损耗量大,容易出现可变气门正时调节系统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内部带有反馈油路的机油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油口,且阀体的内部两侧分为A油道和B油道,所述阀体内部的右侧设置有进油组件,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衬套,且衬套的内部设置有阀套,所述阀套的内部设置有换向杆组件;
所述换向杆组件包括第一换向杆和第二换向杆,且第一换向杆与第二换向杆均位于阀套的内部活动设置,所述第一换向杆与第二换向杆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套,且第一连接套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片,所述第一连接套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导油孔,且第一导油孔与第一连接套的内部连通;
所述进油组件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阀体内部的右侧,且安装块的左侧与衬套的右侧之间相配合,所述安装块的右侧设置有单向阀座,且单向阀座的右侧设置有滤网,所述单向阀座的内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一侧设置有钢球,所述安装块的左侧设置有弹簧座,且弹簧座的右侧设置有单向阀弹簧,所述单向阀弹簧的一端与钢球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
机油控制阀工作状态:机油从进油口穿过滤网后进入阀体,机油对钢球施压,单向阀弹簧受到压缩后向弹簧座的一侧滑移,使钢球的一侧与单向阀座内部的通孔产生间隙,机油通过间隙流入VVT B油道中,发动机的凸轮轴转动,瞬间A油道油压增大时,A油道中的油压对第一连接套一侧的弹片加压,弹片在压力的作用下弹开一定的间隙,A油道内部的机油通过弹片产生的间隙流入B油道中,对B油道的油压进行补充,进而加快可变气门正时调节系统的调节速度,保持相位稳定;
机油通过间隙流入VVT A油道中,发动机的凸轮轴转动,瞬间B油道油压增大时,B油道中的油压对第一连接套一侧的弹片加压,弹片在压力的作用下弹开一定的间隙,B油道内部的机油通过弹片产生的间隙流入A油道中,对A油道的油压进行补充,进而加快可变气门正时调节系统的调节速度,保持相位稳定。
优选的,所述阀套的左侧通过卡簧与阀体的内部连接,且阀套与阀体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出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龙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龙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64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旋挖钻机多级钻头分次钻进成孔方法
- 下一篇:医药保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