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型气相色谱的癌症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6347.6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海;陈婷婷;马天军;薛宁;蔡浩原;蒋开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20;G01N30/60;G01N33/497;A61B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袁瑞霞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型 色谱 癌症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型气相色谱的癌症检测方法及系统,针对呼吸气体诊断重大疾病的需求,能够实现呼吸气体中所有气体分子的无干扰高灵敏检测,检测精度高。将微型气相色谱与高灵敏广谱型传感器集成,是一种高集成化便携式呼吸气体检测疾病的诊断仪,只需病人的呼吸气体,属于无创检测;采用进样阀结合双色谱柱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处理复杂样品的能力(可分离组分的种类更多,范围更广),采用微型色谱柱的方法来开发癌症的检测,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准确检测呼吸气体各组分的精确含量,解决传感器本身抗干扰能力弱的技术瓶颈,而且可以提高检测仪的便携性,适应现场检测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型气相色谱的癌症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古代希腊医生已经知道人类呼吸气体的气味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糖尿病人的呼吸气味由于含有丙酮,具有恶臭,呼吸气具有尿骚味预示肾脏有毛病。肺脓肿病人的呼吸气具有下水道的气味,这是由于厌氧菌繁殖而形成的气味。而有肝病的病人呼出气体具有臭鱼烂虾气味。由于这些分子源于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详细分析这些物质的组成,可以提供多种体内所发生的生理学过程的特征(即呼吸谱),以及摄取和吸收物质的途径。如果获取和分析得到的呼吸谱是正确的,由此提供一个当前的健康状态以及将来可能的后果。
可见,人体呼吸气体的测试是一种无损伤检测,可以评估健康状态、检测疾病类型,呼吸气体的检测可以利用简单的分析仪器进行。呼吸气检测相比其他通常医疗检测的最大优点是非侵害性和安全性,由于其在临床诊断和明确的评估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所以呼吸气检测今天受到极大的重视,成为一些病人每天控制重要指标的必要测试项目(就像测血糖和尿液一样)。
为了提高便携性和普适性,目前国际上大多采用高灵敏传感器集成的方式来实现呼吸气体的检测,但是这种多传感集成的方式,由于传感器不具备高选择性,气体成分的相互干扰是其最大的技术瓶颈,导致检测结果准确度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型气相色谱的癌症检测方法及系统,针对呼吸气体诊断重大疾病的需求,能够实现呼吸气体中所有气体分子的无干扰高灵敏检测,检测精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微型气相色谱的癌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样排空口、第一富集器、第二富集器、第一微型气相色谱柱、第二微型气相色谱柱、第一路载气、第二路载气、检测器、呼吸气体预处理器、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进样阀以及采样泵;
其中,进样阀为十通阀,包括10个端口,编号按顺时针排序,2端和3端相通,4端和5端相通,6端和7端相通,8端和9端相通,10端和1端相通;
呼吸气体预处理器的呼吸气体出口与进样阀的1端连接;
采样泵一端与进样阀的2端连接,另一端与废样排空口连接;
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与进样阀的9端连接,用于输入第一路载气,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与进样阀的5端连接,用于输入第二路载气;
第一富集器两端分别与进样阀的10端及7端连接,第二富集器两端分别与进样阀的3端及6端连接;
第一色谱柱一端与进样阀的8端连接,另一端与检测器入口端连接,第二色谱柱与进样阀的4端连接,另一端与检测器入口端连接;检测器出口端与色谱工作站连接。
其中,包括废样排空口、第一富集器、第二富集器、第一微型气相色谱柱、第二微型气相色谱柱、第一路载气、第二路载气、第一路检测器、第二路检测器、呼吸气体预处理器、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进样阀以及采样泵;
其中,进样阀为十通阀,包括10个端口,编号按顺时针排序,2端和3端相通,4端和5端相通,6端和7端相通,8端和9端相通,10端和1端相通;
呼吸气体预处理器的呼吸气体出口与进样阀的1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63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