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X形推力杆的空气悬架系统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5848.2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5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艺君;李英杰;吴晓涛;许长贺;祝洪滨;王兆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60G11/27;B60G1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张黎明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推力 空气 悬架 系统 车辆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有X形推力杆的空气悬架系统及车辆。空气悬架系统通过固定支架安装于车辆中后桥和车辆横梁,通过将X形推力杆与车辆横梁以及车辆中后桥连接,将I形推力杆与固定支架和车辆中后桥连接,并保证I形杆和X形杆平行。使得整个车辆悬架系统构成一个稳定的平行四边形。整体结构简单,X形推力杆的运用提升了空气悬架系统的侧倾刚度,两大推力杆和车辆中后桥结合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得杆系连接处的受力方向单一,通过对杆系等零部件的受力分析,可以更好的对零部件进行轻量化的匹配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气悬架系统的侧倾刚度提升需求和系统轻量化需求难以同时满足的矛盾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底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X形推力杆的空气悬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底盘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空气悬架系统技术,该技术通过将车架和车轴弹性连接起来,以缓和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传递给车架的冲击载荷,进而消减由此引起的震动,提升驾驶舒适度。现有技术中,空气悬架系统中常常采用V杆空气悬架系统,并配置空心横向稳定杆或实心加粗横向稳定杆来保证空气悬架系统的稳定性。
然而,目前的空气悬架系统中,配置空心横向稳定杆的整车存在着侧倾刚度较差的问题,配置实心横向稳定杆的整车虽然侧倾刚度能够有一定的提升,但存在着重量成本增大的问题。也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悬架系统的侧倾刚度要求和重量要求难以同时满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空气悬架系统的侧倾刚度和重量成本难以平衡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保证空气悬架系统的侧倾刚度又能控制空气悬架系统的重量的带有X形推力杆的空气悬架系统及车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带有X形推力杆的空气悬架系统及车辆,包括
一种带有X形推力杆的空气悬架系统,通过固定支架安装于车辆中后桥和车辆横梁及车辆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支架的所述第一端连接于车辆横梁及车辆纵梁;
所述带有X形推力杆的空气悬架系统包括关于所述固定支架对称排布的第一悬架系统和第二悬架系统;
所述第一悬架系统包括:
I形推力杆,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辆中后桥,所述I形推力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的所述第二端;以及
X形推力杆和两个桥上支架,所述X形推力杆的一端通过两个所述桥上支架连接于所述车辆中后桥,所述X形推力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辆横梁;
其中,所述I形推力杆的纵长延伸方向和所述X形推力杆的所在平面彼此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桥上支架包括彼此相对的两个推力杆配合面和桥壳配合面;
两个所述推力杆配合面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桥上支架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两个所述推力杆配合面连接;
所述桥上支架通过所述桥壳配合面与所述车辆中后桥焊接连接;
其中,所述推力杆配合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桥壳配合面所在的平面呈夹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桥壳配合面在预设位置设有豁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X形推力杆具有一中轴线,所述X形推力杆靠近所述车辆横梁的一端关于所述中轴线不对称,所述X形推力杆靠近所述车辆中后桥的一端关于所述中轴线对称,且所述X形推力杆的中间局部挖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X形推力杆与所述车辆横梁的连接处设有球头,且连接所述X形推力杆与所述车辆横梁的球头的球心的中轴线与所述车辆横梁的纵长方向夹角为1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58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OPCon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图形结构
- 下一篇:一种精神科专用的护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