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杉醇的分离纯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994972.7 申请日: 2021-08-27
公开(公告)号: CN113717131B 公开(公告)日: 2023-09-22
发明(设计)人: 王希;陶冶;郁明钧 申请(专利权)人: 常熟纳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305/14 分类号: C07D305/14;A61P35/00
代理公司: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边人洲
地址: 215522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紫杉醇 分离 纯化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紫杉醇的分离纯化方法。本发明的紫杉醇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紫杉醇粗品进行溶解、过滤,得到紫杉醇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紫杉醇溶液上样到装有UniSil微球的层析柱中进行层析,采用纯水和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对紫杉醇溶液进行洗脱;3)分段收集经步骤2)层析、洗脱后的目的峰值的紫杉醇溶液,对符合要求的组份液进行汇总,得到纯化的紫杉醇。本发明的紫杉醇的分离纯化方法,仅需一步层析分离纯化紫杉醇,不仅纯度高、收率高且稳定,而且操作简单方便,所用固定相可重复利用,所用流动相量少节约,大大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纯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紫杉醇的分离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紫杉醇是一种从裸子植物红豆杉的树皮分离提纯的天然次生代谢产物,经临床验证,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特别是对癌症发病率较高的卵巢癌、子宫癌和乳腺癌等有特效。紫杉醇是近年国际市场上最热门的抗癌药物,被认为是人类未来20年间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其结构式如下:

近年来地球人口和癌发率呈爆发性增长,对紫杉醇的需求量亦明显增大。临床和科研所需的紫杉醇主要是从红豆杉中直接提取,由于紫杉醇在植物体中的含量相当低(公认含量最高的短叶红豆杉树皮中也仅有0.069%),大约13.6kg的树皮才能提出1g的紫杉醇,治疗一个卵巢癌患者需要3-12棵百年以上的红豆杉树,也因此造成了对红豆杉的大量砍伐,致使这种珍贵树种已濒临灭绝。加之紫杉本身资源很贫乏,而且红豆杉属植物生长缓慢,这对紫杉醇的进一步开发利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紫杉醇的化学合成尽管已完成,但由于需要的条件严格,产量低,经费高,不具有产业意义。现在紫杉醇的半合成方法已比较成熟,被认为是除人工种植外,扩大紫杉醇来源的有效途径。半合成法可以更大限度地利用植物资源,但与直接提取紫杉醇的办法并无本质上区别,需要消耗大量红豆杉树木,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植物源匮乏的问题。显然从红豆杉植物组织中提取紫杉醇受到极大限制。

CN103819430A公开了一种从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的紫杉醇粗品中纯化紫杉醇的方法,属化合物纯化领域。该发明采用结晶析出法和正相柱层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纯化紫杉醇。首先,将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的紫杉醇粗品溶解在极性较大的有机溶媒中,然后逐滴加入反向有机溶媒,得到纯度85.0%以上的紫杉醇。然后再采用柱层析法进一步分离纯化紫杉醇,固定相为200目~300目硅胶,流动相为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或正己烷和丙酮的二元梯度混合溶剂。两种方法相结合,解决以往分离方法中不能有效分离紫杉醇与三尖杉宁碱的不足,同时又可以去除难以分离的未知物杂质,最终可得到符合美国药典USP标准的紫杉醇原料药。该方法重复性好、工艺合理、操作简单、绿色安全。但是该方法需要经过结晶析出和层析两步,工艺复杂。

CN1526708A公开了一种从紫杉醇粗产品分离纯化紫杉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如AB-8、D101、D201、AK-9作固定相,40-70%极性溶剂如乙醇、丙酮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柱层析法分离纯化紫杉醇,流出液流速为0.6-1.5升/小时,每小时收集1份,至紫杉醇浓度低于0.2毫克/毫升时终止,按时间分段收集流出液;流出液中紫杉醇含量小于三尖杉宁碱含量,浓缩干燥得紫杉醇中间产品A;流出液中紫杉醇含量大于三尖杉宁碱含量,浓缩干燥得紫杉醇中间产品B。本法便于将9-20%的紫杉醇粗产品分离纯化为40-60%的紫杉醇中间产品;一次性收率高达80%;操作安全,不使用易燃、易爆或有毒溶剂;上样量大,大孔吸附树脂与样品的重量比高达10比0.9-1.5,是一般层析上样量的15倍;可除去粗产品中的水溶性杂质。但是该方法的收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寻找获取一种纯度高、收率高的紫杉醇的分离纯化方法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杉醇的分离纯化方法,仅需一步层析纯化即可满足纯度99.5%的要求,纯化收率高而稳定,同时本发明分离方法简单方便,可用于规模化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纳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纳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49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