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淬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4737.X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3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吕新杨;王骏闻;何世杰;洪芝蔓;郭晨光;尹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光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彭东威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淬冷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环形风冷装置在竖直方向上叠加放置;该装置包含空腔,该空腔连通环形出风口和进风口,该环形出风口设置于该环形风冷装置靠近中心区域的一侧,该进风口设置于该环形风冷装置远离中心区域的一侧;该环形风冷装置的中心区域用于放置容纳有待淬冷材料的容纳装置。可见,本申请设有环形出风口,环形出风口能对同一水平面的待淬冷材料进行降温;至少一个环形风冷装置在竖直方向上叠加放置,组合成的风冷装置能对整个待淬冷材料进行同时降温,让待淬冷材料不会因较大温差导致的应力而破裂。且,各个环形风冷装置都有各自对应的进风口,可控制各个进风口的进风量,让待淬冷材料淬冷时形成利于成型的温度梯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材料成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淬冷装置。
背景技术
纵观人类的历史进程,从很早开始,人类就已经涉及材料成型领域了,如青铜器的铸造。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类的发展,人们逐步将淬冷法用于材料成型领域,从而得到所需材料。一般情况下,可以选用水、空气或者氯化钠等作为淬冷介质。使用空气对材料进行淬冷成型的装置一般被称为风冷装置,也被称为气冷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风冷装置一般通过风机或风轮控制待淬冷材料的温度,从而使得所需材料淬冷成型,现有技术下的风冷装置,采用单个风机对淬冷材料进行降温,易造成待淬冷材料的各个部分之间温度差过大,而温度差较大导致应力较大,从而导致待淬冷材料的破裂。
综上,亟需提供一种新的风冷装置解决现有的风冷装置易造成淬冷材料破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淬冷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风冷装置易造成淬冷材料破裂的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淬冷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环形风冷装置;
所述至少一个环形风冷装置在竖直方向上叠加放置;
所述环形风冷装置包含空腔,所述空腔连通环形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环形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环形风冷装置靠近中心区域的一侧,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环形风冷装置远离中心区域的一侧;
所述环形风冷装置的中心区域用于放置容纳有待淬冷材料的容纳装置。
可选的,该淬冷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与各所述环形风冷装置(3)连接,用于固定各个所述环形风冷装置。
可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杆和固定立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环形风冷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立杆。
可选的,固定装置中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环形风冷装置为可拆卸连接;
和/或,
固定装置中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立杆为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红外测温计;
所述红外测温计设置于所述环形风冷装置的中心区域。
可选的,所述进风口还连接有压力表和流量阀。
可选的,所述环形风冷装置由两个半环形装置拼接而成,所述两个半环形装置各有一个空腔,所述两个半环形装置的半环形出风口组成所述环形出风口。
可选的,两个半环形装置的空腔之间不连通,且每个半环形装置的空腔分别连接一个进风口,两个进风口通过管道(11)连接。
可选的,环形风冷装置的所述环形出风口与所述容纳有待淬冷材料的容纳装置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30~50mm。
可选的,所述固定立杆底部与淬冷工作台(10)连接,所述淬冷工作台(10)用于承载所述容纳装置(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光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光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47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