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干燥空气内部排出捕集部的空气压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3337.7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07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金民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博赢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B39/16 | 分类号: | F04B3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马建军;李银花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干燥 空气 内部 排出 集部 压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应用干燥空气内部排出捕集部的空气压缩装置,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应用干燥空气内部排出捕集部的空气压缩装置,即,通过向压缩空气的系统内部引导在压缩空气的系统中发生的排出(vent)来解决因排出引起的多种问题,而并不向外部(大气中)进行引导,同时,可通过循环利用所排放的压缩空气来改善使用压缩空气的现场环境并实现能源效率的最大化及能源的良性循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干燥空气内部排出捕集部的空气压缩装置,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应用干燥空气内部排出捕集部的空气压缩装置,即,通过向压缩空气的系统内部引导在压缩空气的系统中发生的排出来解决因排出引起的多种问题,而并不向外部(大气中)进行引导,同时,可通过循环利用所排放的压缩空气来改善使用压缩空气的现场环境并实现能源效率的最大化及能源的良性循环。
背景技术
当前,在利用压缩空气的工业现场中,除现场所需的压缩空气外,通过从压缩空气的系统向外部排出压缩空气来实现压缩空气的系统稳定运行。
这被称为“排出”,排出是指,在内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从压缩空气的系统向大气排放空气或气体。
其中,排气口(air vent)作为自动排出经由配管流动的空气的装置,若在压缩空气的系统中未实现排出(vent),则因空气填充于配管内而产生过度的噪音,并且,会因压缩空气所包含的水分而产生腐蚀或维护成本增加的问题,引发干扰注水或泵等装置的工作的空气故障,来严重影响用于测定配管内的空气流量的传感器的精准度及控制阀等的工作,严重时,将产生整个设备瘫痪(麻痹)等的问题。
但是,如上所述,工业现场中的排出采用向大气中排出空气的方式,这在现场引起另一问题,即,产生噪音及冷凝水等。
因此,本发明提供可通过在压缩空气的系统内实现排出来改善工作环境的空气压缩单元。
对此,如图7a所示,与应用干燥空气内部排出捕集部的空气压缩装置相关的现有技术有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868915号的“真空泵水分去除系统的捕集装置(以下,称为“现有技术1”),所涉及的真空泵水分去除系统的捕集装置包括:外壳,在内部上下形成多个隔室;流入管,从上述外壳的上部向上述外壳的内部插入,用于向从多个上述隔室中位于上述外壳的最下端的隔室传递从真空对象流入的空气;捕油器,内置在包括位于上述外壳的最下端的隔室在内的两个以上的隔室中;以及过滤部,插入在多个上述隔室中的一个隔室,去除通过上述捕油器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水分、油分、异物中的至少一种,多个上述隔室通过连通口相连接,分别形成在上述隔室的上部及下部的上述连通口左右交错形成,通过内置在包括上述外壳的最下端隔室在内的两个以上的隔室中的捕油器的空气沿着左右交错形成的上述连通口左右移动上升,通过上述流入管传递到位于上述外壳的最下端的隔室中的空气通过上述捕油器向上述外壳的上部移动,位于上述外壳的最上端的隔室与真空泵相连接,来使得上述空气被上述真空泵吸入,从而能够有效去除水分。
如图7b所示,另一现有技术有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868914号的“真空泵水分去除系统(以下,称为“现有技术2”)”,所涉及的真空泵水分去除系统包括:真空泵,通过从真空对象吸入空气来在上述真空对象的内部形成负压;以及辅助真空泵,用于吸入上述真空泵的内部空气,从上述真空对象吸入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水分被上述真空泵吸入并凝结在上述真空泵的内部,当上述真空泵的内部压力因上述辅助真空泵而下降时,使得在上述真空泵的内部凝结生成的冷凝水被气化并通过上述辅助真空泵向上述真空泵的外部排出,从而能够有效去除包含在从真空对象吸入的空气中并向真空泵流入的水分。
如上所述,上述现有技术1及现有技术2的技术领域与本发明相似,在通过吸入空气的装置去除所流入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水分这一发明目的层面上存在相似或相同的技术概念,但是,在发明的技术问题、发明的效果及技术方案层面上存在差异。
即,用于实现发明的技术目的并实现其效果的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存在技术特征上的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博赢株式会社,未经特博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3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冷式散热模块及其泵浦
- 下一篇:高频旋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