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托卡马克边缘局域模实时识别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92490.8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2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谕;夏凡;宋显明;高喆;李宜轩;肖国梁;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8/00 | 分类号: | G06F18/00;G06N3/084;G06N3/046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安娜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深度 神经网络 马克 边缘 局域 实时 识别 算法 | ||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体控制技术,具体涉及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托卡马克边缘局域模实时识别算法。训练数据集准备之后进行神经网络模型创建及预测计算,之后模型参数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完成后,将参数输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计算,便可以获得实时的边缘局域模识别结果。通过使用本方法实时识别边缘局域模的出现时间,在出现后再通过反馈控制的方式投入控制手段,比起无差别投入控制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控制方法对等离子体本身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体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托卡马克边缘局域模实时识别算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实现对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边缘局域模幅值和频率一定程度的控制一般为施加共振磁扰动(Resonant Magnetic Perturbation,简称RMP)的方法,实验人员操控磁扰动,令边缘输运垒在预期的时间节点上提前崩塌,从而增大边缘局域模频率,降低其幅值和对托卡马克装置的影响。但这些手段目前均缺乏可靠的触发方式,通常在托卡马克放电实验中,这些控制手段会在辅助加热投入期间全程开启,从而不论边缘局域模是否出现,均进行无差别的介入控制。考虑到RMP等控制手段本质上都是在对等离子体施加外部干扰,在没有边缘局域模出现时就加入是会对等离子体控制效果、物理参数产生负面影响的,因此这种无差别投入的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托卡马克边缘局域模实时识别算法,可以避免无差别介入对放电实验效果产生的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托卡马克边缘局域模实时识别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训练数据集准备;
获取托卡马克装置历史放电中偏滤器氘α线辐射强度信号;
采集多次历史放电中的时间序列数据,形成训练数据集;
步骤二、神经网络模型创建及预测计算;
神经网络模型的层序列包括一维卷积层和全连接层;
利用神经网络分析偏滤器氘α线辐射功率值;
步骤三、模型参数训练;
3.1根据每个神经网络层的输入和输出矩阵规模,利用Glorot初始化法给定参数矩阵的初始化值;
3.2随机抓取训练数据集中的时间序列数据,随机截取时间长度一端,构成一个训练批次的数据,每个批次的数据包含了1个输入矩阵X、输出标签L;其中X来自于对历史数据库的采集,L由该数据来源的放电实验是否发生了破裂决定,如果数据来源的实验发生了破裂,L取值为1,否则为-1;
3.3将一个训练批次的数据输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计算,神经网络对每个X的值得出计算结果Y,将Y与标签L求hinge loss,则会得到本批次的预测损失,如下式所示,
Loss=max(1,1-Y*L)
3.4更新神经网络模型的权重参数W*和B*
其中η代表梯度下降法的步长,用于确定最小化预测损失,Loss为前一步骤计算的预测损失;
B*的计算方法与W完全相同,将公式中的W替换为B即可;
步骤3.5反复执行3.2-3.4步骤,直到损失函数不再下降,或者整个训练集的数据都被抓取过20次以上,则停止训练;
步骤四、推理阶段实时化部署
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完成后,将参数输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计算,便可以获得实时的边缘局域模识别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24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