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的热管反应堆防撞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1519.0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4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唐剑宇;刘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9/033 | 分类号: | G21C9/033;G21C13/10;G21C13/02;G21C13/024;G21C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郝雅洁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热管 反应堆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式的热管反应堆防撞系统,在将热管反应堆运用于设计和建造可移动式核反应堆系统时,需更多考虑到在移动过程中撞击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防撞管的结构包括内管、外管及两管间的缓冲层;内管中填充有中子吸收材料,内管内壁与侧反射层外侧面之间形成中子吸收材料的流动区域。本申请的防撞系统通过在管内预装硼酸等中子吸收材料,确保在通过运输工具进行运输移动小型热管反应堆的过程中,特别是启动、刹车、或受到外界撞击、突发碰撞事故时,能及时阻止核辐射泄漏,从而保障人身、设备及环境安全。热管反应堆防撞系统可以适合于各类移动式乃至固定式核能系统,在边远地区、海岛、太空及军民融合等许多领域都可以得到重要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包括核能领域在内的能源领域以及机械设备领域,是一种移动式的热管反应堆防撞系统。
背景技术
热管反应堆作为一种新兴的反应堆,具有很好的可操控性以及最优的热瞬态反馈性能,同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最低保养要求,在宇宙探索、资源开发、核能装置小型化上有着广泛的运用与研究。热管反应堆的每根热管各自独立,同时设计中具有很大的热传输余量,单根或数根热管损坏后,热量可通过邻近热管传出堆外,不会造成反应堆系统失效。
目前,国外小型空间核反应堆Kilopower的测试的完成表明小型热管反应堆在航空、海洋探索中应用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国内关于热管反应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完成了针对空间堆热管运行参数的计算、空间堆用热管辐射器的数值模拟等。进一步的,我国又提出将热管同温差发电结合,旨在获得结构简单、可移动、高可靠性的静默式热管反应堆的方案。包括移动式的各类型反应堆虽然在研发过程之中,但主要还是集中于堆芯物理热工设计、材料选择及自身安全特性等内容。将热管反应堆运用于设计和修建这类可移动式核反应堆时,在通过运输工具对其进行运输、移动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启动、刹车时来自外界的撞击对会反应堆造成的危害,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所以,必须应予以考虑系统及环境安全,并通过防撞措施来降低灾害发生时的风险,但目前缺少相关研究。
在移动式热管反应堆的整体系统中,不仅要考虑系统设备的可用性,还要考虑反应堆的放射特性,设计并增加热管反应堆防撞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该种方法适应性强、更换方便、可采取多种组合方式。这样,在移动式小型热管反应堆的运输、移动过程中,特别是启动、刹车等特殊情况时候,就有利于充分保护反应堆系统及环境的安全,同时也可以提高系统的耐用性和经济实用性。
申请内容
为对移动式的热管反应堆提供防撞保护,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式的热管反应堆防撞系统,提高防撞性能同时在发生撞击破损时实现对核反应堆的冷却和阻止泄漏。当可移动式热管反应堆在移动、运输过程中,特别是启动、刹车中遭受撞击时,内外防撞管、管间缓冲层、侧反射层铅外壳能够吸收大部分撞击力从而保护侧反射层不被破坏。当撞击力增大到破坏侧反射层时,内管内的中子吸收材料能够及时流入堆芯冷却终止反应,阻止核泄漏。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式的热管反应堆防撞系统,所述防撞管的结构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内壁两侧设有向外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热管反应堆外壁连接;所述内管中填充有中子吸收材料,内管内壁与所述热管反应堆外壁之间形成所述中子吸收材料的流动区域;所述外管罩设于所述内管的外部,所述外管内壁与所述内管外壁之间形成间隙,其内填充有缓冲层,且外管内壁与内管外壁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
所述防撞管的布置类型为螺旋形、S形或者直线形,并布置在热管反应堆外壁。
各类型布置形式的防撞管沿热管反应堆的周向呈等间距分布,且各防撞管的内管一端交汇至一总管道,所述总管道与外部的中子吸收材料的储存装置连接。确保有足够中子吸收材料流入堆芯。
所述热管反应堆外壁为设置在侧反射层最外侧的一层铅壳或钢板材料,对侧反射层进行包裹覆盖,以减小撞击时对侧反射层的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1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