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子鸡酱油的生产方法及其发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0314.0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5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宝华;赵月辉;李刚;张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新抱犊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50 | 分类号: | A23L27/50;C12M1/38;C12M1/34;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辣子鸡 酱油 生产 方法 及其 发酵 装置 | ||
1.一种辣子鸡酱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制备好的辣子鸡块在80℃-90℃烘干至水分重量含量0.6%,然后粉碎至能过200目筛,得辣子鸡粉料备用;
(2)将麸皮、黄豆饼、花生粕、全麦粉以及辣子鸡粉料,加入发酵装置的发酵罐中,在温度100℃下,混合后蒸煮后,冷却至温度20℃,然后接入混合菌种,搅拌均匀后放置于35~38°C室温条件下保持36-48h,并不时翻动,得到发酵曲;
(3)采用米曲霉和黑曲霉混合构成发酵液与发酵曲混合;
(4)将步骤(3)中发酵所得混合液加入花椒转移到瓦缸进行晒缸二次发酵,在瓦缸中晒制时间为日照天数60-90天;发酵液与花椒的质量比为700-1000:8-12;
(5)二次发酵后过滤,得辣子鸡酱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子鸡酱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混合菌种由米曲霉、红曲霉、酱油曲霉、酵母和厌氧性乳酸菌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子鸡酱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麸皮、黄豆饼、花生粕、辣子鸡粉料的质量比例为3-4:5-46:1.5-2.5:0.2-0.5。
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辣子鸡酱油的生产方法中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1),所述发酵罐(1)内部设置加热组价以及搅拌机构;其中,所述发酵罐(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加料口(2)、混合菌种入口(3)以及发酵液入口(4),所述发酵罐(1)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5),且所述排料口(5)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包覆在发酵罐(1)外侧的壳体(6),所述壳体(6)的内部中空形成储水腔(7),储水腔(7)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8);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装在发酵罐(1)顶部中间位置处的驱动电机(9)以及转动设置在发酵罐(1)内部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
搅拌筒(10),同轴设于发酵罐(1)内部中间位置处,且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延伸至发酵罐(1)内部与搅拌筒(10)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筒(10)的内部设置有柱形腔(11);
环形筒(12),同轴固定在所述搅拌筒(10)外侧的发酵罐(1)内部顶端,所述环形筒(12)底部内侧边设置有环形座(13),所述环形座(13)的顶部设置有环形齿(14);
几字杆(15),转动设置在柱形腔(11)内部顶端,且几字杆(15)的两端均贯穿搅拌筒(10)转配有齿轮一(16),所述齿轮一(16)与所述环形齿(14)相互啮合;
活塞(17),滑动设置在所述柱形腔(11)内部底端,所述活塞(17)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垂直设置有活动杆(18),且活动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9),所述滑动块(19)的顶部铰接有铰接杆(20),所述铰接杆(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筒(21),且所述套筒(21)套设在所述几字杆(15)的中部;
进料管(22),设置在搅拌筒(10)的底端,且所述进料管(22)上设置有单向阀一(23),所述搅拌筒(10)底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出料管(24),所述出料管(24)的输出端延伸至搅拌筒(10)顶部向下弯曲,所述出料管(24)上设置有单向阀二(25);
所述搅拌筒(10)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杆组件;
所述发酵装置还包括有用于检测物料的温控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组件包括纵向交错贯穿转动设置在搅拌筒(10)上的一对转动杆(26),一对所述转动杆(26)分别位于所述活动杆(18)的两侧,活动杆(18)对应所述一对转动杆(26)的两侧面均设置有齿条(27),所述齿条(27)对应所述转动杆(26)上设置有齿轮二(28),位于搅拌杆外侧的转动杆(26)上设置有搅拌叶(2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转动杆(26)上的搅拌叶(29)相互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发酵罐(1)内部的温度传感器以及固定在发酵罐(1)侧壁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加热管(8)和温度传感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新抱犊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新抱犊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03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