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88406.5 | 申请日: | 2021-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9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戌清;严建立;李丁圯;张敬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0;A01P21/00;C09K17/14;C12R1/01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合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7 | 代理人: | 沈自军 |
| 地址: | 3100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吡咯 霍尔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株及其应用,所述吡咯伯克霍尔德菌株的分类命名为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yrrocinia)ZJ9,保藏号为CCTCC M 2021968。所述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株具有高效溶磷、固氮、产铁载体和3‑吲哚乙酸的能力,利用该菌株制备的微生物菌剂可用于新垦造耕地土壤中,能够改善土壤的微生物种群结构,促进土壤熟化,从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制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株及其在新垦造耕地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为缓解耕地资源不断减少问题,我国多地利用新垦造耕地填补占用耕地面积以确保当地农耕面积总量的相对稳定性。然而新垦造耕地不同于可耕地,通过是未成熟的土壤,其砾石含量高、酸性强、营养匮乏,不适合植物生长。
目前,在土壤中施入植物促生根围细菌(PGPR)的微生物肥料被认为是替代化学肥料的生态友好方式,这也是可持续农业生产中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方法。目前,PGPR对植物生长影响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一些重要的细菌特性,如生物固氮、溶磷、铁载体和植物激素的产生等,已报道的植物促生真菌(PGPF)主要有曲霉菌、青霉菌以及木霉菌等,但多数菌株的功能单一或较少,只能改善土壤的少数问题,而对于未成熟土壤条件,需多方面改善土壤营养组分,才能更好地促进植物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溶磷、固氮、产铁载体和3-吲哚乙酸(IAA)的吡咯伯克霍尔德菌株,应用于新垦造的土壤中,能够有效促进植物的生长。
本发明的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株,分类命名为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yrrocinia)ZJ9,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2021968,保藏日期为2021年8月6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
所述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ZJ9为促生土壤细菌的一种,能够使土壤中难溶解的磷酸盐降解为植物了吸收的有效磷,可通过固氮功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氮素,可利用细胞膜上的各种铁载体蛋白提高植物对铁素营养的吸收运输,从而缓解植物由于磷、氮、铁缺乏导致的生长受抑制状况;此外,该菌株还可以产生植物生长素IAA,促进植物抽枝或芽、苗顶部芽端的形成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所述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株的微生物菌剂。
可选的,所述微生物菌剂为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ZJ9的菌悬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株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可选的,在植物生长期间,对所述植物灌根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ZJ9的菌悬液。
植物生长主要涉及根、茎、叶等,可用根长、根数、株高、地下干重或鲜重、地上干重或鲜重等指标来衡量。
可选的,所述植物种植于新垦造耕地土壤中。
可选的,所述植物为茄子。
可选的,所述菌悬液的浓度为108~109cfu/mL。
可选的,灌根时间为植物生长到3~4片叶阶段。
可选的,每株植物灌根10~12mL的菌悬液。
本发明筛选获得一株兼具高效溶磷、固氮、产铁载体和3-吲哚乙酸的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株,此菌株制备的微生物菌剂能够有效改善新垦造耕地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结构以及营养成分,促进植物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菌株ZJ9在N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84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